•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宗彦贤达

延平罗源村的闽学文化处女地 古村古祠古墓葬

时间:2015/11/9 16:43:39  作者:未知  来源:中华罗氏文化网  查看:773  评论:0
内容摘要:延平罗源村的闽学文化处女地 古村古祠古墓葬2015-06-27 22:46:51 闽北日报 延平区水南街道办事处罗源村,古称罗源里。罗源村以及毗邻村篁路,古今均为罗从彦族裔聚居地,保存有罗从彦墓、罗从彦夫人李氏墓、罗从彦特祠、罗氏宗祠、罗氏支祠、罗从彦故宅遗址等与闽学文化有关的历...

延平罗源村的闽学文化处女地

古村古祠古墓葬

2015-06-27 22:46:51 闽北日报

延平罗源村的闽学文化处女地_古村古祠古墓葬

 

 

延平罗源村的闽学文化处女地_古村古祠古墓葬 

 

    延平区水南街道办事处罗源村,古称罗源里。罗源村以及毗邻村篁路,古今均为罗从彦族裔聚居地,保存有罗从彦墓、罗从彦夫人李氏墓、罗从彦特祠、罗氏宗祠、罗氏支祠、罗从彦故宅遗址等与闽学文化有关的历史遗存。因为有待提升保护力度,姑且称之为——闽学文化遗存处女地。

  发端于宋南剑州的闽学文化,以将乐杨时,延平罗从彦、李侗,尤溪朱熹为代表,四代鸿儒上承下启,继统有序,传至朱熹集理学之大成,延续了几千年道学之脉。杨、罗、李、朱世称“延平四贤”,亦称“闽学四贤”。于明弘治八年后,相继从祀曲阜孔庙。南宋嘉定二年(1209)朱熹蒙冤昭雪,两年后其专著《四书集注》被朝廷列为国学,他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学规》颁发太学遵行。

  “闽学四贤”留给后世的哲学思想和文化遗存极为丰厚,且被学界广为研究解读,影响深远。延平为“闽学四贤”形成之地,尤以罗从彦、李侗故里而名闻遐迩。延平区水南罗源村是罗从彦生活的地方,保存有罗从彦墓、罗从彦特祠、罗从彦故宅遗址等一批古迹遗存,这些遗存对深入开展闽学文化研究,开发丰富旅游文化内涵,进一步完善罗从彦文化并扩大其影响面,极具资源优势和潜力。

  古村落,养育一位理学才俊

  罗源村距南平市区约10公里。早在后梁开平三年(909)罗氏先人随王审知入闽居剑浦,三传罗文弼为罗源里罗篁后山开基始祖。罗从彦父亲罗神继,娶杜溪里儒岭村尤氏,定居儒岭窠。罗从彦出生后“啼声喤喤”,父母寝食难安。第三天全家迁往罗源峡村,建宅于罗源南山右麓。宋元符二年(1099)罗从彦29岁时,母亲去世,次年父亦过世,父母合墓葬于篁路山中。

  罗从彦(1072-1135)字仲素,延平人。关于名“从彦”字“仲素”的来历,有记载说:其父好学有盛名,母通文字善诗画,罗从彦幼年受良好家教,学有渊源,十岁能诗,十三岁就读于延平城东藏春峡审律吴仪先生。宋元祐五年(1090)杨时回乡守制,罗从彦闻杨时得洛阳程氏学,徒步赴将乐拜杨时为师。两年后变卖田产所得为费用,赴洛阳求学于程颐。洛阳回闽,恰逢杨时罢官在乡办学授徒,罗从彦再赴将乐求学于杨门。政和二年(1112)杨时为萧山县令,罗从彦徒步往萧山继续学业。前后二十六年追随并受惠杨时“程氏正宗”之学。从罗源里

  小山村篁路走出来的青年罗从彦,孜孜不倦问学穷理,好学的品格备受杨时器重,称赞“惟从彦可以言道”。罗从彦传李侗,李侗传朱熹,一脉相承。后人评介罗从彦对闽学发展的贡献时,概括为一句话:“他以‘潜思力行,任重诣极’而著称,是闽学发展中的一位承先启后的人物。”罗源、篁路两村留下了罗从彦的足迹,也留下了记载罗从彦毕生穷理并阐扬二程学说的人生轨迹。

  古祠堂,诠释罗氏文化源流

  罗源村保存的罗从彦特祠,古韵犹存。祠堂坐南朝北,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原有三进三开间,包括墙外建构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现仅存两厅,前厅悬匾“尼山正脉”和1994年南平市人民政府颁发的“罗从彦特祠”匾;后厅重塑了罗从彦座像,上悬“东南道脉”匾。近年罗氏宗亲捐资修葺,更新祠堂柱基、重构前楼以及围墙等,古祠堂外观已接近“焕然一新”。

  罗从彦特祠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从此由润、旭二房嗣裔轮值祭祀。嘉靖二十七年重修,有范来贤为之撰《重修豫章先生罗源祠记》。万历二十八年再修;四十年(1612)督学冯公 给罗从彦十八世孙罗文林(奉祀生)衣巾。至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八十余年风雨岁月,祠圮名存。玄烨帝御书“奥学清节”祠额悬挂于城内道南祠,监生罗圻彬重建罗源罗从彦祠,增御书楼一座,将“奥学清节”刻石保存。此后又于1718、1748年加以修葺,并添“尼山正脉”匾。方志载:历史上罗源祠堂门外还有一座立有碑坊的六角亭。祠内悬有“豫章生处”、“罗先生祠”、“东南道脉”等匾额。岁重月复,风荡雨涤,当年景观不再。如今仅存记载祠史之古碑一通立于祠内,似在向人们叙述一代鸿儒身后的荣哀。

古墓葬,闽学文化重要遗存

  罗从彦于南宋绍兴五年(1135)广东博罗县主簿任满归途中因病卒于武平,终年64岁。时值干戈扰攘,棂柩暂寄汀州开元寺。绍兴十年(1140)门人李侗与罗从彦后人扶柩归葬于延平罗源里黄漈(今名黄际坑豫章山),李侗为之撰《豫章罗先生墓志铭》。《南平县志·名胜志》载:“先儒罗从彦墓,在罗源里黄漈,宋郡守刘允济刻志,吴宗尧有祭文。”

  罗从彦墓为砖构,坐南朝北,占地50平方米。墓前原有碑三块:中为“宋大儒邹国公文质豫章罗先生之墓”;右为李侗祭文;左为嘉定六年郡守刘允济立志碑,可惜原碑均不存。明万历元年(1573)郡守、县丞督修,歙州人吴宗尧撰《祭先儒罗从彦墓文》。1987年9月,罗从彦墓列入南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罗从彦墓地处郊区僻静山垅内,赖有罗氏宗亲历年清明祭扫,八百多年来草木荣枯,青冢无语,有幸古墓原貌保存完好。“闽学四贤”虽然都是从祀孔庙的名儒,但因生前际遇殊异,身后尊荣不尽相同。上世纪八十年代沙县罗氏重修罗豫章祠,现已辟为罗从彦纪念馆,因有罗从彦名望获列为省保单位。而同为罗氏自发保护了800余年原始的延平罗从彦墓葬,也应得到重视与保护。

  闽北闽学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武夷山、建阳、政和、浦城、延平等地均有闽学文化遗存。厚重的传统文化资源,蕴藏着巨大的文化潜力,为新时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提升闽北文化品位,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统筹组合开发新思路。

  据了解,延平区充分借助文化资源优势,努力打造区域文化品牌。篁路、罗源村委已将罗从彦文化建设纳入新村建设规划蓝图中,我们相信历史的机遇必将使文化资源转化成一种前所未有的给力。

 (编辑:罗会清)

 

 

 

 


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5-2030 www.zhlswhw.net 【罗氏文化网】

主办:罗氏宗亲联谊会 承办:豫章文化研究院 总顾问:罗河胜 

编辑:罗元 … 电话:(0)134 3536 5888(罗元) QQ:251547599

联系地址:中国·广东省河源市旺福路三号天正花园岭南设计院 邮编:517000

粤ICP备170852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