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阳明心学唤醒你心中沉睡的巨人
阳明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兴起了学习王阳明思想的热潮。更有哈佛大学著名教授杜维明断言:21 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阳明先生很小的时候,便立志读书做圣人,他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共明良知之学于天下,使天下之人皆知自致其良知”。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内心世界却越来越迷茫,大家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个时候,学习圣贤的思想,才发现原来他们早已将答案告诉了我们。
阳明先生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提到“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其慎听,毋忽!”下面将简单的摘录四条教规里的部分内容,进行展开。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当很多人回望人生,悲叹自己一事无成的时候,常常会埋怨命运不公、时运不济、环境不好,可是,有几人能找到真正的原因?“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这句话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份警醒。无志者,天才可归于庸碌;有志者,垄亩亦可飞鸿鹄。立志要趁早,等到老来无成,悔之晚矣。
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
荒废懈怠、虚度光阴的人,不能获得成功,理所当然。不过,还有还有一种人,每天起早贪黑,忙忙碌碌,看上去与虚度时光的人恰恰相反,可是最终也劳而无功,一事无成,这是为何?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坚定且高远的人生志向作为引导,人生就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不知最终会去向何方。此处不明。耽搁了多少英雄汉。
勤学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
勤学不仅仅是努力学习,其本质是学会明辨是非。只有我们立志于圣学,明辨大是大非,我们的努力才能有正确的方向。否则,即使我们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其结果也可能是南辕北辙。
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今天我们有这么多纠结,这么多烦恼,如何能够成就一番大事?如果你能坚定不移的立志成为“最高道德的典范”,过去重如泰山的问题,也就变得轻如鸿毛了,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如何能够令你烦恼?
改过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
古语云:“圣人多过,小人无过。”圣人认为自己一天有太多的过失,心地一日不扫,尘土就会落满。圣人常把问题归咎于自己,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每天反省自身,改过上进。可是我们普通人却总是觉得自己没有过失,遇到事情,总习惯于把过错归咎于别人。其实抱怨的话一出口,别人就知道我们在哪个段位上了。今天我们面对阳明先生这面镜子,我们照一照自己,是自己的问题还是世界的问题?只有明白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生发奋勇心,羞耻心去改过。
但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虽昔为寇盗,今日不害为君子矣。
当我们真的从内心升起这份改过从善之心,在心上去恶从善,那我们过去犯的错误又怎能阻碍我们今天的进步呢?我们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完美,才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只有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有机会回到本自具足的完美。不要低估自己,也不要高估自己,更不要与自己擦肩而过。
当别人犯了错误,甚至是身为寇盗,阳明先生依然给他们出路,给他们希望。当我们面对自己的家人,无论他做了多大的错事,我们都可以把他揽入怀中。为什么面对朋友时,我们就不可以呢?为什么面对我们的员工、同事时,我们就不可以呢?我们同样可以视人如亲,爱人如己。不相信别人,本质上是不相信自己,因为当我们给别人机会的时候,也是在给自己一个机会。
责善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
责善的首要目的,是要劝勉他人向善向上。所以朋友之间相互砥砺、扶持,是极为难得的一份关系。就像孔子所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益者三友中,尤其是一位正直的朋友,那是多么的重要。
那我们如何才能在劝勉一个人的时候,让他真正愿意接受,并且落实到改过的行为中呢?那就是“悉其忠爱,致其婉曲”。我们每讲一句话,要让对方感到我们的真诚和善意。让他听了后非常感动,而不是恼羞成怒,愿意依照你的意见,愿意把你交给他的方法用上,改进自己。这才是真正的责善。
诸生责善,当自吾始。
“责善”还有一个根本目的,就是希望朋友为自己责善。在学习阳明心学的过程当中,我们知道,最重要的是“正诸先觉,考诸古训”。 考诸古训,我们有四书、五经。正诸先觉最重要的是,对于那些先觉者或者说已经觉醒的师长,我们多向他们请教,以之为镜,改进自己。
那些“攻我之失者”,我们也可以视他们为师。因为责善强调的不是责善的态度,而是责善的目的。所有人的批判都是我们的进道之资,说明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今天之所以发现问题解决不了,还是因为我们的能量和智慧不够高,如果哪天我们提升得够高了,这些问题自然就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