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7月,在一次突围战斗中,身负重伤的罗屏汉把敌人火力引向自己,当敌人从四周猛扑上来,罗屏汉从容地把最后一粒子弹射入自己的胸膛,结束了他28岁的年轻生命。
人物简介
罗屏汉
罗屏汉(1907-1935年),原名庆良,别名志鸿,广东兴宁大坪镇白云村人。1926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兴宁党组织、 东江苏区五(华)、兴(宁)、龙(川)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闽粤赣边区主要领导人之一。历任中共兴宁、江西会昌县委书记、粤赣省苏维埃执行委员。闽粤赣边区游击纵队司令员、粤赣边区军政委员会主席等职。1934年秋主力红军长征后,他在闽粤赣边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1935年7月,在一次突围战斗中身负重伤而壮烈牺牲。
红军长征“送行人”
1932年2月,罗屏汉与他的妻子张瑾瑜奉党的指示调往会昌。罗屏汉先后担任会昌县委书记、会昌中心县委组织部长,张瑾瑜先后任会昌县委妇委书记、中心县委妇女部长。他们与时任会昌中心县委书记的邓小平并肩战斗。1932年8月,罗屏汉协助邓小平在筠门岭成立了江西军区第三作战分区,邓小平兼任政委,罗屏汉任政治部主任,组成了三分区游击大队。先后取得太阳桥、东留战斗的胜利。1933年3月,邓小平调离会昌,罗屏汉接任他的职务,任会昌中心县委书记。同年9月,第五次反围剿期间,罗调任粤赣军区政治部主任,不久又任闽粤赣边区游击纵队司令员。在战斗中,他努力践行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率领部队灵活机动地牵制和打击敌人。他指挥游击队烧毁粤东通往赣南地区重要交通线上的4座公路大桥,牵制了粤军北上围剿中央苏区的兵力。时任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曾在中共中央机关报上撰文赞扬。1934年7月,毛泽东登上会昌城外高峰,豪情满怀地写下《清平乐·会昌》一词,赞扬“风景这边独好”“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含意深刻,实有所指。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前夕,派潘汉年、何长工到罗塘与陈济棠谈判,利用陈济棠与蒋介石有矛盾为突破口,促使粤军给红军突围时让路。虽然罗屏汉没有直接参加谈判,但他的部队为中央红军代表作后盾,使罗塘谈判最终达成协议,同意双方部队各退20里。但是,当主力红军经过陈济棠在安远、信丰的第一道封锁线时,敌人没有遵守谈判协议,不给红军让道,结果发生了战斗。正在安远剑溪的罗屏汉立刻进行周密的战斗部署,迫使陈济棠下令停战,为红军长征顺利通过第二、第三道封锁线立下功勋。人们赞扬罗屏汉部队是红军长征的送行人,他使中央红军以极小的伤亡顺利通过粤赣边区南大门这道屏障。
修缮一新的罗屏汉故居 (周笑力 摄)
妻子喋血永驻疆场
1935年春,主力红军长征后,中央革命根据地全面陷入敌手。陈济棠从江西调回军队,加紧围剿粤赣边区和东江苏区。中央分局领导项英、陈毅指示罗屏汉到粤东主持白区工作。而张瑾瑜则随项英、陈毅率领的部队向粤赣边突围。
张瑾瑜是兴宁永和大成村人,1913年出生。1926年,年仅13岁的张瑾瑜便离家出走,奔走百里投身革命,到了兴宁北部罗屏汉建立的革命据点大坪山区。土地革命时期,她就是东江苏区五兴龙根据地领导人之一,1933年11月,张瑾瑜在粤赣省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省委执行委员,任白区工作部部长。此次突围,她正怀着身孕,行动不便。突围至信丰、安远之间时,遭到广东军阀张瑞贵三个师的重兵包围。张瑾瑜等冒着枪林弹雨掩护陈毅,有意把敌人引向自己。经过反复冲杀,损失惨重,部队被打散。天亮时,张瑾瑜突围到安远高云山芦村茶坑时,只剩下几个人。在这生死攸关的危难时刻,张瑾瑜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自己担任掩护,同敌人血战到最后,面对疯狂扑上来的敌人饮弹自尽,鲜血染红了洁白的山茶花,牺牲时年仅24岁。
碧血南粤唱英雄
罗屏汉不知道妻子已经牺牲,此时,他正带领七八千人转战在粤东。他在途中接收了红军24师残部40多人,并与师长周建平相遇。两人商议如何掩护项英、陈毅部队突围。恰逢4月间兴龙苏区游击队抓到一个美国传教士王神甫,尚未放走,罗屏汉计上心来,决定暂时把神甫保护起来,不让他走。 罗屏汉赶快放“风”出去,好让蒋介石和陈济棠知道洋教士在广东,以此牵制敌人。当时有人认为“洋和尚”起不了大作用,留着加重负担,不如放走,以缓和被层层包围的局面。其实这正是罗屏汉的高明之处,他知道蒋介石最怕得罪美国人,一石能击千重浪。事情果然不出他所料,蒋介石把传教士失踪的责任交给陈济棠解决,命令他不惜人力兵力把传教士找到。陈济棠不敢怠慢,把围剿红军的部分兵力留在广东搜索,从而减轻了主力红军的压力。
当时,正在粤东的罗屏汉部队因长途跋涉,缺医少药,战斗力大大削弱。1935年4月初,部队在龙川上坪接收了从中央分局所在地突围出来的独立3团政委张凯率领的部队200多人,还有因病随队的江西省委书记陈正人。陈带病传达了党中央的指示和中央分局陈、项的决议。决定成立粤赣边区军政委员会,会议一致选举罗屏汉担任军政委员会主席,周建平为副主 席。会议分析了当前形势,决定把会合在此的中央红军和地方游击队,整编成三个大队,分别在安远、寻乌和兴龙根据地战斗。周建平和病中的陈正人跟第二大队,由罗屏汉带往兴龙根据地进行斗争。
陈济棠为了寻找传教士,调动兵力3万人,从龙川一直布防到五华、兴宁、平远、寻乌等县边境山区。而在粤北梅岭一带活动的中央分局项英、陈毅部队,果然减轻了不少压力。陈济棠加派两个师疯狂围剿罗屏汉活动的兴龙根据地。身负重伤的罗屏汉镇定自若,果断进行作战部署。他一面安排地下交通员护送伤病在身的陈正人、周建平疏散转移到梅县、汕头,再至上海、香港,一面分兵杀出重围。
到了7月初,罗屏汉率领的这支游击队陷入了敌人的重重包围。战士们风餐露宿,一个月也吃不上一粒盐巴和半滴油,饿了吃生米和野菜,伤亡惨重,只剩下十多人。直到此时,才决定放走传教士。7月9日,部队转战到龙川径口,因叛徒曾火生告密,遭到敌人重兵包围。敌人喊话:“山上的罗屏汉先生,你听好了,只要你们放下武器,我保证不向你们开枪。罗屏汉先生,你是共产党高官,蒋委员长说欢迎你投诚,为党国效力,你和你的部下都可以过上荣华富贵的日子,你考虑考虑!”罗屏汉对身边的战友说:“同志们,这一次肯定打不过敌人了,为了争取时间,保存力量,等命令一下全部向后山缺口撤退,全部分散突围,能走一个是一个,突围后全部到大塘肚集结!”罗屏汉说完,指挥队员奋勇冲杀,再次负伤的他带着警卫潘秉星撤到兴宁大坪咨洞村,又中弹至重伤。潘要背罗屏汉走,罗再三命令潘撤退!潘秉星含泪离开,一步三回头。只见罗屏汉把敌人火力引向自己,边打边退,最后撤到大坪鸭池村的一个坟地里。敌人从四周猛扑上来,罗屏汉从容地把最后一粒子弹射入自己的胸膛,为他奋斗一生的革命事业壮烈牺牲。
《烈火忠魂》一书于2014年12月21日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发行
CopyRight © 2015-2030 www.zhlswhw.net 【罗氏文化网】
主办:罗氏宗亲联谊会 承办:豫章文化研究院 总顾问:罗河胜
编辑:罗元 … 电话:(0)134 3536 5888(罗元) QQ:251547599
联系地址:中国·广东省河源市旺福路三号天正花园岭南设计院 邮编:517000
粤ICP备170852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