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罗氏文摘

贵州锦屏平秋罗氏徙居初探

时间:2018/4/16 14:40:01  作者:罗谦  来源:中华罗氏文化网  查看:5900  评论:0
内容摘要:贵州锦屏平秋豫章罗氏祖宗徙居初探——揭开断档历史之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省级作家 罗谦)今年清明,我请几天假回家乡锦屏,一是为了扫墓祭拜父母及祖宗;二是借机探索祖宗断档历史之秘。我怀着对祖宗崇敬心情和求真务实的态度,从黔南福泉出发到锦屏稍作休憩,便驱车赶到天柱与锦屏交界的...

贵州锦屏平秋豫章罗氏祖宗徙居初探

——揭开断档历史之秘

  (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省级作家  罗谦)

 贵州锦屏平秋罗氏徙居初探

 

今年清明,我请几天假回家乡锦屏,一是为了扫墓祭拜父母及祖宗;二是借机探索祖宗断档历史之秘。我怀着对祖宗崇敬心情和求真务实的态度,从黔南福泉出发到锦屏稍作休憩,便驱车赶到天柱与锦屏交界的凸寨、孟寨进行实地考察;两次往返县城查阅《锦屏县志》及相关文献史料;亲自到平秋大豪、权邦、龙塘、桥问等罗氏祖坟进行拍照考证;参加了每年一次的房族清明会;登门拜访了宗族长者和知情人士……数日下来,虽然感觉有些疲惫不堪,但是,祖宗徙居脉络及断档历史渐渐清晰起来,我心里倍感欣慰。

贵州锦屏平秋罗氏徙居初探

据碑文记载和研究推断:平秋豫章罗氏始祖世璞公(继祥公之五子)于元统帝岁次戊子年冬月(约公元1348年12月)进入平秋开基创业。始祖由天柱摆洞村出发,经鹿洞河、圭治、孟寨、魁胆、便大至桥问村定居,后来,发现桥问村附近有一个风水宝地——龙塘(即“龙潭”之意),于是从桥问村移居到此处,实现了创业史上的第一次徙居。那时侯,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到处都是莽莽的原始森林,虎狼出没,交通极不便利。食盐等生活必须品仅靠大河水路运输,木商采购木材也只能从大河“放排”输出。为了谋生方便,祖先们就沿着山路搬迁到靠近三板溪大河的卧泥居住,慢慢地人们发现卧泥地处半山腰,交通不便,于是又搬到山下的圭老居住。圭老靠近大河,虽然交通便利,但是经常遭到盗匪的侵扰,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于是顺着圭老山麓往上迁移,来到半坡圭足定居,依靠险峻地势抵抗盗匪(圭足至今仍居住罗氏后裔)。再后来,祖先们继续沿着山麓行走,发现山顶是一个宽敞的丘林盆地,非常适合居住,于是陆续迁徙到平秋,一直居住至今。历史的沿革与变迁,实际上是人们征服自然和战胜自然的必然结果,符合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顺应潮流和时代的进步。

铜仁书局出版的《罗氏族谱》卷五记载:“世璞公之子振烈(二世)葬于桥问宅边老祖坟,妣龙氏同葬”。由此可以推断,始祖世璞公进入平秋开基创业的首站是桥问村。当时,人烟稀少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十分低下,不通公路,更没有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人死以后,根本不可能抬到很远的地方埋葬,一般都是埋葬在居住的房屋旁边。一方面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开支;另一方面,可以供活着的人瞻仰寄托哀思。振烈之子家英(三世)、家英之子声灵(四世)均属于类似情况,葬于龙塘凤形山,与配偶同葬。声灵之子荣光(五世)、荣光之子定乾(六世)、定乾之子昌泉(七世)和昌泉之子顺利(八世)葬于何处?书中记载不详。但是,可以推断:振烈之子家英可能是从桥问搬往龙塘居住之人;而声灵之子荣光可能是从龙塘迁往卧泥居住之人。卧泥是祖宗的居住遗址之一,罗氏家族至今仍有许多山林在那里,如四方山等。遗憾的是,国家修建三板溪大型水电站后,库区蓄水已漫至卧泥山,祖坟至今还在否?就不得而知了。

龙塘凤形山下有九座祖坟,因为年长月久,现在已经看不到墓碑了,亦或许由于受经济条件和生产力限制,祖宗安葬的时候根本就没有立墓碑。据同宗族年长者说,罗氏族谱中记载不详的祖宗多埋葬于此。追溯历史,平秋豫章罗氏祖宗至今有碑文可以考证、族谱中记载较详细的是顺利之子再发(九世)。再发公原名老生,生于清乾隆乙未年7月14日(公元1775年),没于道光壬辰年6月19日(公元1832年),享年57岁,葬于龙塘。配妣龙氏,生六子:秀祉、秀禧、秀禄、秀祺、秀福、秀礼(十世)。探究至此,顺便揭秘“祖宗八代单传”之说!其实,从始祖世璞公至顺利公八代人,并非只生一个儿子。族谱记载:声灵公生二子,荣光、荣喜止;荣光公生二子,定乾、定坤止。所谓“止”,我认为,有两种理解:一种可能是夭折,因为当时医疗卫生条件很差,存活率非常低;另一种可能是未婚配或者婚配未生子。

平秋村的由来:相传开寨先人牵着牛群寻觅宝地而到达此地,因牛群入今大坪东侧的水塘中洗浴,乐不思归,最后隐没不现,众人惊异,确认此地为安居乐土,遂名其塘为“犀牛塘”(至今尚有存迹),侗语隐没消失之意叫“秋”,故寨名称“平秋”。我查阅了许多文献资料,平秋村最早有人居住的历史大约“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1398年)。墓碑记载:始祖世璞公没于洪武己酉年二月(公元1369年)。由此推断,世璞公居住平秋后不久便去世,埋葬于平秋大豪祖坟,与平秋村开寨时间记载基本相符。魁胆村志记载:魁胆,侗语称“坂览”。源自魁胆周姓开基者住地的地理形状。元末明初,周姓先人始入魁胆开寨,随后龙姓先人从湖南绥宁东乡迁往、黄姓先人从今平略镇五星村黄家坳迁入。依此推断:始祖世璞公入平秋开基创业之时,魁胆就已经有人居住,于是始祖沿途往西寻找适合居住的地方。在这里我想说明,文献史料称的“平秋”,不仅指现在的平秋村,应该是平秋一带包括很多地方的统称。


始祖世璞公开基创业距今已有600多年,平秋豫章罗氏后裔已发展到第十七世(“开”字辈),总人口约300余人。历史车轮碾过的痕迹已渐渐远去,始祖开基创业的细枝末节已无人知晓。我们只能跨越时空凭借现有的文献史料,搭载前人研究的成果进行探索和推断,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让后人们铭记一个个曾经鲜活的人物。倘能如此,则目的达到矣!这次由于时间匆忙,来不及进行广泛细致考察,希望宗亲族人继续挖掘历史,弘扬祖宗传统美德。

 

 

2018年4月13日于贵州福泉


作者单位:罗谦
地址:贵州省福泉市马场坪办事处瓮福生活区
联系电话:13595124486

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5-2030 www.zhlswhw.net 【罗氏文化网】

主办:罗氏宗亲联谊会 承办:豫章文化研究院 总顾问:罗河胜 

编辑:罗元 … 电话:(0)134 3536 5888(罗元) QQ:251547599

联系地址:中国·广东省河源市旺福路三号天正花园岭南设计院 邮编:517000

粤ICP备170852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