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罗氏新闻

墩头如镜照古今

时间:2019/8/29 9:34:35  作者:*  来源:罗氏文化网  查看:1108  评论:0
内容摘要:曾镜如,清末民国年间,广东客籍书画名家,1850年生于和平县彭寨镇彭镇华表墩头村,卒于1936年,享年86岁。  曾镜如先生毕生从事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自幼得家传严教,随祖父景象老师(曾南仪,字景象,号燕轩)熟读四书五经,精研书帖画谱,少年即考取国庠生;青年升读官办画院数年后,走笔...
曾镜如,清末民国年间,广东客籍书画名家,1850年生于和平县彭寨镇彭镇华表墩头村,卒于1936年,享年86岁。
  曾镜如先生毕生从事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自幼得家传严教,随祖父景象老师(曾南仪,字景象,号燕轩)熟读四书五经,精研书帖画谱,少年即考取国庠生;青年升读官办画院数年后,走笔岭南,游艺粤海;中年弃官返乡,更潜心耕艺不辍,至暮年壮心弥坚。那年代,风雨飘摇,兵荒马乱。先生生死坚守故土——生于斯长于斯终于斯,全身心倾情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与传播,与父老乡亲朝夕相处,共克时艰,其悠悠岁月,算起来,足足一轮花甲有余。
  先生艺作繁多,广为流传,但惜乎时隔久远,狼吞烟熏,风侵雨蚀,散失惨重。
  所幸,聊慰我们的是,这一册《曾镜如书画宝存》图书,弥足珍贵地收录了先生的书法精品《家梅园师小传》(附有工笔人物画像),及其《孟公谱叙》《高祖腾捷老师小传》《梅园家老师像》等书画诗词作品。先生生平亦有简介。
  此外,本书首次整理披露,一批古今达官雅士、专家学者,如清代广州府、惠州府、高州府等政要以及当代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教授、美术评论家、古字画修复大师及海外画家等等,对曾镜如先生作品人品的由衷评语。这是古人与今人的共识与礼赞。
  镜如真如镜,明亮鉴古今。

  捧读此书,读着读着,不由得浮想联翩。对镜照心事,“心事浩渺连广宇” ……
  便想起墩头村。彭寨也是生我养我的故乡。我家住彭寨街,离墩头两里路。入读的幼儿园,就在华表塔下。因而,墩头于我,再熟悉不过了:山水相守,田园相望,瓦舍交错,曲巷通幽,宗祠、庙堂、亭榭、梅园、古井、荷塘,古韵纷呈,禅境浑然;小河对岸,茂竹婆娑,古榕苍翠,华表塔巍巍然耸入云天……说实话,儿时迷恋的此一派天地人和的怡美景致,至今依旧是我的梦中乡愁。而且,心上总是悬着一道不解之谜——
  本是穷乡僻壤,何致如诗如画?
  及至读完此书并查阅相关史料,我才恍然惊叹:墩头村的历史与文化积淀,竟是如此深厚源远,远至有新石器晚期遗址。出土文物还表证,墩头建村史已达一千五百年以上。明初扩村建大宅,先贤们把取名“敦厚围”这三个大字,笔墨浑厚地直书于大门额上,以自勉之并教诫子孙:敦仁厚德,乃是客家人安身立命之本。大宅住家60余户,门号匾额,均以“德行”寓意命名,如育德居、怀德居、德馨居、宁俭居、德兴居、安敦居等等,足见客家人崇德尚行的情怀操守。华表塔是彭寨至为高大上的美丽地标。明代由民间捐资建成,故有许多民间传说。信不信由你。我则相信彭寨地形似大船,建塔当桅祈顺风之一说。尽管客观上未必有此作用,但它委实曾经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宗教圣殿,也是满壁诗、书、画集于一身的文化宝塔。只可叹惨遭“大跃进”和“文革”浩劫,以致塔顶烧裂,遍体鳞伤。即便如此,我仍坚信,昂首矗立的华表塔,永远是彭寨人的信仰丰碑,也是矢志远航的精神桅杆——长风破浪正逢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回望墩头村,还有一座名震东江流域的梅园书屋。五进厅门上,至今悬挂着“第一儒林”的旌匾。史亦有记载,此乃当年广东提督学政万承风奏请清朝廷所赐,彰显着官方对梅园书屋办学宗旨、教学成就及社会影响的最高评价与褒奖。岁月流逝,书屋亦消失了朗朗书声,但那袭人的缕缕书香,至今仍自对对门联飘逸而出——“屏垣不设放入春风扬素志/户牖大开任随化雨洗襟怀”“气爽风清快耕读/西山北海乐櫵渔”“ 何问士农一寸光阴须惜/不分商贾半毫机巧莫为”“ 论古不求秦以下/遊心时在物之初”……

墩头如镜照古今

墩头如镜照古今

  说来也巧,这三处古建筑,追根溯源,与曾镜如均有血缘关系。明初建敦厚围的落基者、梅园书屋的创始人曾孟荣,便是曾镜如的老世祖。梅园书屋的历任主讲者连居老师、腾捷老师、伴禹老师,及其后振兴者曾克常即梅园老师,也都是曾镜如的上祖辈。晚清年间,华表塔数番修缮,塔身绘画、书法、装潢等,均为曾镜如执笔独立完成;1943年再度美容,则由其次子曾玉辉(广东书画家)主笔。史脉见人脉,人脉传文脉。墩头村徐徐舒展的这一幅历史人文长卷,何其延绵,何其奇丽。
  奇就奇在,彭寨墩头远非富庶之地,亦非得天独厚,论墩头屋舍比不上林寨四角楼的气宇轩昂,论财源也远不及滚滚浰江通珠江,生意直接“十三行”……惟其如此,四角楼的典丽堂皇,显赫着客家大户的富贵与气派,大家大业,高屋建瓴,中西合璧,却又不失客家的传统恭谦,故名“谦光楼”。而墩头村这一派家园建构与人文营造,则创造出另一番普遍而特殊价值:她呈现普通客家山村崇素尚简、敦勤秀朴的生活方式与家居场景,满满精蕴着客家平民的生存智慧和齐家谋略,真切深刻地揭示出客家人何以世居山区,身处贫寒,却照样晴耕雨读,生生不息的成因真谛。
  墩头村的历史基因及美誉要素,是一笔宝贵的社会财富,值得全面探讨总结。本文试作如下三方面的梳理与赏析。
  一、“首倡斯文”。这是明朝邑候吴公赠予墩头的金字题匾,也是历史哲人对九连山下这片文明古村的颌首点赞。敦厚围中厅长联80字,镌刻着墩头前人以“素、敦、古”为立村之要义:“为父慈为子孝为兄弟友恭为叔姪和气去逆效顺长者教训幼者听从勿败常乱纪便为乡党善士/尔士读尔农耕尔百工手艺尔商贾生理劳心劳力各安本分各勤职业毋作奸犯科自是盛世良民”。族谱记载,墩头历来崇文重教,祖祖辈辈,多以“舌耕为业”。舌耕,即讲学教书授艺,对应现代职业称谓,当泛指文化教育工作者。事实上,得益于墩头舌耕者众,彭寨周边乃至东江流域的受教育者,经年累月,呈几何级增长了。仅以梅园老师执教书屋50余年为例,入学“列其门墙者前后千余人,获隽者数十”(注:史料说明,此数十人或为“进士及第、举人、拔贡、副榜、岁贡为教谕或分府而理盐务”)。可见当年学风兴盛,人才辈出。曾镜如手书的《梅园家师小传》,不啻是一卷罕见的书法杰作,也是一份珍贵的家风纪实:“先代诗书世家,历数百年矣。师性醇敏,目数行下,挥笔如夙构。闻其大父辅公讲业,间视之余,坐床下小几,竟日敬听,夜分亦如之。辅公爱逾诸孙,代藏奇书,及祖父著作,褒集成部,尚侯剞劂悉付之以绵世守。师事双亲,数十年,依依孺慕;友于兄弟,砚田所登,常推多潤寡。为祖父事,每独任之训子弟悉遵。辅公遗训待族党以静镇躁,以德驭才。不用机巧,人以机巧施之亦不知,即知之亦不较。平居手不释卷,凡经史子集,皆评注笺释,教人法严而功专。”由此,我笃信,墩头村千年兴盛的原动力,盖源于人以文之,文以化人,文化才是其最持久的生命力,也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二、“学术兼经济”。这是260多年前,梅园老师从实践中总结的至理名言,也是墩头自治自强的基本“村策”。“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墩头人深谙此理。惟其穷困山旮旯,思变意识更强烈,更齐心致力于“学术兼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方面,众舌耕者,游艺四方,讲学传道,广播书香,广辟财源。或应邀为达官贵人绘制画像美图,或包揽学宫庙堂装修工程,或承接族谱典籍的编纂、刻写与出版业务(梅园书屋内设“研经堂”,专事图书出版。数年前,仍遗存数百块木雕印版,可见墩头曾是兴旺的出版印刷基地)。这是墩头文人的生财之道,也是乡土文化的滋养之源,当属儒雅高效的致富良策。另一方面,墩头文贤,言传身教,带动普通村民,学技习艺,戮力将文化艺术融入日常的生产生活之中。因而,墩头多有能工巧匠,盛产诸如绣花鞋帽、刺绣服饰、花卉图幅、七色彩带、木刻砖雕、布艺玩具、竹编箩篓、皮草制品及美食糕点等客家特产和手工艺品。其中,最诱人心灵尖叫的,当数声名远播的“墩头蓝”了。这是一匹历史耕织的绵长土布。研发于建村之初,取材于家产棉麻,积数十代人的心血智慧,经纺、耕、织、染、踹等技艺工序,真切地将客家人外柔内刚、俭朴素洁、坚韧低调的性情特质,神奇地织染成挺括柔顺,简约清爽、结实耐磨的“中国传统布艺的代表与典范”(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常沙娜)。墩头蓝系列布艺产品,历来畅销县内各乡镇,南走水路销往东江流域,北闯古道销至韶关或远销湘赣闽边区。家家“织织复织织”,织出殷实扬美名。故墩头村又称“墩头蓝之乡”。就连客家山歌也放声鼓动 :“嫁郎爱嫁墩头郎,又会织布开染坊”。墩头蓝之蓝,原色取汁于“大蓝”等野生植物,濡染着农耕文明的色泽,却也蕴含着山区客家眺望海洋文明的蔚蓝。如今,墩头蓝上了电视专题热播,更荣登广东省非遗名录。这是新时代的荐举与垂青:墩头蓝不仅仅是客家布衣的本色和标志,更委实是岭南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底色与风韵。

墩头如镜照古今

墩头如镜照古今
三、“高手在民间”。墩头的历史经验表明,美丽乡村的创建、守护与传承,关键要强壮内生动力与造血功能;众乡亲理应成为主力军;本乡本土的人才是中坚力量,是最宝贵最可靠最经用的第一资源;民间高手则应选为领军人物。因为,毕竟只有他们才有与生俱来的乡恋乡愁。真正的乡恋乡愁,始发于原乡又终萦于故土。这恰恰是墩头高手的最高境界。观其高者,学识高深,才艺高强,德高望重。前述墩头出版之盛,其赖以支撑的顶梁柱多是出自本村的著作者,且多有学术论著。下面随手抄录一串墩头版的古籍书名,足令我们大吓一跳吧:《四书讲意》《四书笔要》《列史笔要》《后场笔要》《启札合品》《溪襄杂稿》(四卷)《课儿便览》(三卷)《经史诗蠡测》《东坡寓惠集·注释》《燕轩札记》《安敦诗集》……再者,梅园书屋历代名师,注重立德修身,知行合一。每每课余,怡情籬下,养花养心。久而久之,花性入人性,形成墩头“五君子”的独特秉性:腾捷老师品格如梅,伴禹老师亮节如竹,梅园老师德馨如兰,景象老师雅洁如莲,镜如老师气度如菊。而且镜如博学多才,精通书画不消说,还精研佛学、玄学、心学及风水学,尤对装裱、印染的选材与制色深探苦钻:不舍昼夜,紧追时节;踏遍山野,精选草本;巧施技法,细取纤维;调料配方,熬汤制浆……或丰富布艺色彩,以浅蓝、灰蓝、绿蓝、间蓝、点蓝、泛蓝、套蓝等等,素显客家人的纯朴清雅;或独创“置线装裱”,以装裱书画装帧图书,既美观耐看,又防虫防潮,确保书香传世。先生著述甚丰,单为制色装裱技法就著有两本书:其人生色彩凝聚在《制色学考》,其美学情趣隐置于《置线装裱学说》,均令后人受用不尽。拥有如此众多出彩的民间高手,是墩头人文历史的亮点之一,也造就其人才输出的现实优势。墩头村现有800多人口,多半外出就业达400多人。从业界别囊括文化、艺术、教育、科技、医卫、经济、司法及行政等。以现代舌耕者为众,佼佼者如2014年全球客家形象使者大赛总冠军曾桂芬、河源职院副教授曾险峰、原县文联主席曾花君、和平县首席二胡手曾凡漠、和平中学声乐教师曾爱艺、曾党英、舞蹈教师曾春秒、音效编曲师曾远生、摄影设计师曾桂林、笛子新秀曾丽雅……这群文艺才俊,凑起来就是一台戏。因而,自2000年至今,每年大年初一,就自编自演一场轰动四乡的“墩头春晚”,成为新世纪墩头村的新名片。连续19年了,留守的村民和归来的游子,年年倾情演绎着对故乡的眷恋,对文化的坚守。

墩头如镜照古今

墩头如镜照古今

  尤为感人的,是本书编者曾春雷。他是曾镜如的玄孙,更是墩头村最自觉坚持的“乡愁发烧友”。儿时的一次偶然捉迷藏,把他迷上阁楼家藏的古书画堆里,从而引发了莫大的好奇心——“好奇心是知识的萌芽”(培根),以致一发不可收,自少年、青年至今年40岁了,他唯一的人生志趣是,立志传承先人艺术,倾情专注墩头文化。他的故事足以写一本书。限于篇幅,本文仅简写其近年经历:
  1.中师毕业闯荡深圳十七年。一为增长才干,二为积聚财力,两者皆为墩头谋。深漂深漂,摆摊、打工、任教、兼职,青春热血搏热风,汗水飞洒化海雨。最艰难时全靠亲友接济,但坚持学艺习画,梳理史料,熬更守夜,致双目“散光”,仍自强不息。
  2.稍有积蓄,便毅然辞职,赴京求学,先后入读中国艺术研究院两年及中央美院一年,专攻中国传统工笔画。师从何家英、陈孟昕、刘新华、苏百均、李魁正、张伟民、江宏伟、王冠军等众名家,并得到常沙娜、蒋采苹等美术界老前辈的悉心教导。毕竟是自费求学,在京三年,节食俭宿,住地下室,吃流浪饭,饱经北漂的艰辛磨砺,也备尝大师们的温暖关爱。那年寒冬,得知曾春雷交不起房租,苏教授便在工作室里特置一床,以暖其夜求一宿。曾春雷说,这三年,是他人生与艺术最受教益、刻骨铭心的三年。在祖国心臓感奋时代脉动,在美术的最高学府感触艺术的标尺,访故宫宝藏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登万里长城感知每方古砖的非凡作用,而遥望粤北墩头古村更深感任重道远……
  3.北京归来这些年,曾春雷坚持每周六至周一在深圳绘画创作,每周二至周五回墩头做事:深入田野调查、遍访乡贤村叟、整理文史古籍、修裱残存书画、收录民间音乐、笔记传统技艺、拍摄民俗风情、绘制古今村景……事无巨细,躬身亲为。他甚至细心到搬梯丈量每幢老屋,发现屋舍夯土砌砖,刷墙粉壁用料用色的面积比例,均呈黄金切割线之美。他俯身深探村中的每一条下水道,又发现全非图省事建成直道,而是条条弯弯曲曲,力保水不外流,以利生产,方便生活,悄然营造出曲水流韵的文化气场……
  4.事绩盘点:近年来,曾春雷发起召开有关墩头的文化研讨会、文艺惠民及非遗展示活动共百余场,发动、邀请并陪同来墩考察的京沪穗深及港澳台等专家学者达千余人次,撰写墩头文史著述数十万字(其中不乏学术论文),拍摄墩头图片三万余张,录制影像视频十多套,创作墩头题材美术作品及草图百余幅,其中全景式工笔画《墩头蓝之乡》(230x120cm)于2016年在央美美术馆展出。其上述图文,成为墩头村申报政府文化项目最翔实最有力的历史依据和现实诉求。因而,政府一重视,墩头美誉就接踵而至,先后被省颁布为:“华表革命老区”、“广东省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墩头蓝纺织技艺”、第五批民间文化艺术抢救遗产项目“广东省古村落”、“广东省卫生村”,并被县委宣传部、县旅游局颁布为和平县新八景·彭寨儒林民俗村……墩头村获此众多殊荣,曾春雷功不可没。但他很腼腆低调。他告诉我,墩头有今日,一靠先贤创业开拓,二靠全村父老乡亲的坚守与传承。现存的墩头文物史料,大多是曾凡晴、曾庆营、曾庆华、曾凡染等老前辈,在历次“运动”中冒死保藏下来的。再看看,村里至今没有哪家敢在乱搭乱建,恰恰凸现出墩头人对古村的敬畏之心与守护之责。他还举了个事例:2016年,荣获“广东省古村落”的喜讯传来,全村沸腾,梦想成真了!须知那申报材料中的视频制作费15000多元,以及选派曾祥建去普宁市参加省第五批古村落牌匾颁领仪式的差旅费1000元,也都是村民们自掏腰包捐助的啊。
  5.曾春雷仍在深漂,至今未婚,无房、无车。常年往返于深圳与墩头,坐的是长途班车。他克勤克俭尽绵力,以助墩头,以早日实施四大愿景:融入现代时尚元素,通过产业化和互联网,把客家墩头蓝打造成中国牛仔布;复兴梅园书屋,为山区培养国画国学现代艺术人才;修缮古村古屋,美化村容村道,办成乡村旅游胜地,让古村焕发生机活起来;编辑出版一套《和平彭寨墩头宝存书系》,使之成为客家乡野文史的百科全书。
  的确,墩头的历史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现存的“古村落”,多半还是“古老”、“村残”、“落魄”的缩写版,亟须抢救!为此,和平县人大代表、彭镇村主任曾维乐,日前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大对“墩头蓝纺织技艺”非遗的保护与古村修缮的议案》。现原文照抄其中两段要点:
  一、墩头蓝非遗的存在问题:
  1.传承后继乏人,织染技艺掌握在村里少数老人的手中,一旦老人去世,面临失传。有些项目,如刺绣则找不到愿意学的生源;
  2.非遗未能取得经济收入。青年一代对非遗项目了解甚少,缺乏兴趣;
  3.生产器具物品残缺不齐,急需活化再造。
  二、对墩头蓝非遗及古村保护的建议:
  1.政府及文旅部门要建立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激发当代非遗传承热情;
  2.积极扶持民营企业参与,非遗项目产业化,培养造血功能;      
  3.修缮墩头古村,建立非遗展示中心,打造非遗特色街区。
  对此,我也作个补充建议:和平有彭寨、林寨、古寨,若以彭寨为顶角,至林至古均距10公里,自成等腰三角形。 “三寨”现有旅游资源丰富,各具特色,各有亮点,各富魅力,又互为映衬,逻辑连贯,柴近水便,因而,特建议顺势将其打造连结成“和平三寨旅游三角区”。其战略意义和文化价值在于:明清的彭寨墩头村、民国的林寨四角楼、革命的古寨“小延安”,几乎是客家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顺衍与浓缩,深刻完整地展现出历史前进的必然趋势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很期望有关部门充分调动三寨积极性,重视并推动“和平三寨旅游三角区”的科学论证,全面规划,形成合力,精心实施。
  客家村居,常有两大特征:一是村呈围龙状,成圆形、半圆形或方形,且多以“围”冠名,单彭寨就有寨下围、永康围、敦厚围、新兴围、军屯围、十聚围、牛角围、马塘围等18个围。围屋围聚着永固的合力,是团结的象征。二是村前总有一口塘,纳春雨秋霜,洗岁月沧桑,兼消暑防灾,莲花飘香,笑声荡漾……
  墩头村前,也有一方水塘,却非天然形成,而是人工硬开挖出来的,据老村长告知,敦厚围建成之初,先人们常在村头漫步,发觉美中不足:缺了一方既能影显村景,又能滋润心境的灵光宝鉴。于是,决意挖塘,举村出力,挑土担泥,筑堤引泉,终于盈成泱泱水面,在宁静碧透的意境中,浮出永恒的美丽倒影……
  谁家栖居诗意中?你有心境显倒影么?
  啊!墩头有镜,镜如如镜,镜照古今!
  啊!祝福和平,祝福彭寨,祝福乡亲!
《墩头如镜照古今》短评选录

  黃树森(著名文艺评论家,省政府参事):拜读。如作为序,挺好的,谱述乡贤,融入其中,加了厚重。惟对编者介绍的几点,似可不必分开。贤弟所欠乡里的,《墩》文以翔实厚重而报恩。写及舌耕,墩头蓝,木雕印版,还有四角楼,都是和平异质的珍宝,也是客家的文化符号。格局尚可更大些,把王阳明和徐旭曾写出来,他俩都是和平的文化旗帜。
  章以武(著名作家,教授,省文史馆馆员):看到墩头一文了,热心肠啊写冷灶文章。我做不到,你的精神境界高,佩服。
  陈剑晖(著名文艺评论家,教授):《墩》文彰显乡贤,挖掘传统文化,助益当下文化建设,功莫大焉!文笔朴实自然,叙述中不乏诗意。好文!
  张曦明(学者,作家):匆匆拜读一遍,诗情画意之墩头呈现眼前。内涵丰富形象丰满的曾镜如,不仅是和平县的文化名士,他足以跻身中华文化名人行列,为我灿烂中华文化增辉。曾春雷令人感动敬佩。墩头儿孙们也是有情有义,对圣贤先祖有敬虔之心,对优秀传统文化有传承之意。你虽非曾氏后人,也是这片文化沃土孕育出来的生灵人杰。你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跃然纸上,你的“三寨”旅游三角区构想令人神往,如同当年你将徐闻角尾乡定名为“中国大陆南极村”,为一方百姓造福,更为地方乃至中华文化史添加浓重笔墨!再拜读,真心欣赏大作:内容充实,内涵丰富,介绍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诗词、对联、文献以及各种文物古迹遗址,十分专业。行文流畅,叙述评说抒情浑然天成,遣词用语精巧如诗更胜诗,用情之深能拨动人的心弦。半年苦心孤诣成就虔敬之作,诚待故土乡亲之心日月可鉴!我还会抽空反复品味,不可辜负作者半年之辛苦笔耕!忘了说,文章标题极妙!
  卢锡铭(编审,作家,省政府参事):《墩》文耐读,一腔乡愁,丝丝入扣,人物、风情、文化底蕴,如诗如画如歌,文字洗炼,声韵铿锵!美文也!赞!
  李一安(编审,作家):史脉见人脉,人脉传文脉,诚哉斯言!千年墩头村,巍巍华表塔,书香梅园堂,蕴籍敦厚的客家乡土文化,孕育了诸如亦文亦武,能官能民的俊年兄等一大批英杰,更有无房无车而矢志深护客家文化的青年才俊曾春雷……一纸序言,承载着绵绵延延厚重渺远的客家文明,笔力平实隽永,令我这个新客家受益匪浅又自愧弗如!一声长叹的是,散落在乡野村居的宗祠文化,淳朴善良的乡规民约,几乎消失殆尽,底薪堪忧……
  曾宪志(编审,广东省版协秘书长):时下难得一见的好文章!有思想,有情怀,有知识,有文采!佩服!佩服!
  王崇勋(和平县文艺界前辈,教授):年牯!以前只知你是诗歌散文的创作高手,没想到你居然玩起考古来。你精准地挖掘出和平彭寨墩头的文化源头,令世人为之惊叹:穷乡僻壤也有熠熠生辉的文化瑰宝;曾镜如及其家族在黑暗动荡年代,坚守文化净土,以文化人,并以他的艺术创造,明镜般照耀古今!你的探讨成果,对拯救当下中国文化的堕落,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
  骆文冠(画家,原深圳市美协主席):俊年老同学花心思了!这是你一片深情所致!你为家乡又做了一件大好事!说实在话,这类文章不好写,你写得翔实有道,说明你调研下了功夫。老同学欣佩!你的文章发表后,将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黄治中(编审,诗人,原巜广东教育》总编辑):             
  倾力倾情
  融古化今
  乡恋乡愁
  墩头倒影
  广度深度
  精神桅杆
  精雕细刻
  文脉蔚蓝
  见识诗意
  尽在镜中
  赏读佳构
  我心翻腾
  赖勇(原河源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己拜读。你和曾春雷,一老一少都难能可贵!值得传扬!
  黄刚毅(河源市文联党组书记):敬佩!陈老师!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对墩头文化最为翔实,最有人文情怀的文章了。
  陈振昌(作家,原河源市作协主席):拜读了。史料翔实,足以支撑文本内容充实。史料的意义,说古道今,本义,衍生义,串连得情理兼备,非常好。感觉文风最好全现代汉语为好,开篇文字有文言风格的,是不是全变成现代汉语,以全文风格统一。
  陈俊昌(原深圳市龙岗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拜读了你的大作,深有感触:一、得知彭寨墩头还有如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是我们和平人的荣光与骄傲;二、墩头有如此热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传人曾春雷,他的坚持和执着,令我对年轻一代刮目相看,和平自有后来人;三、你不辞劳苦,笔耕深思,用你的聪明才智不断为家乡建设献智献策,发挥余热,一直以来我对您都深感敬佩!恳望你文中所提的思路和建议,能够得到和平有识之士,尤其是领导层的认可和深入研讨,为和平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新的路径和平台,这不失为我们和平兵的骄傲和自豪!老战友我为您点赞!
  何奕时(和平县文艺界前辈,书法家)年古:已拜读《敦头如镜照古今》,你的半年之苦,给家乡奉上翔实丰满影响深远,甚至给彭寨带来福音的一份眷恋故土、不忘乡情的大礼!我认为,不仅是文章的文采好,更主要是为和平乃至彭寨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乡村振兴,文化自信”清晰明确的战略方案。但愿此大作能像你为湛江写的《中国大陆南极村》一样引起真正强大的社会、经济效应。我建议借文艺座谈会之机,你应主动推介和解读,以引起重视与支持。为此,我已与文冠、耀发交流了彼此的读后感,共约为振兴和平家乡而尽绵力吧!
  熊海明(原和平县教育局副局长):认真拜读 《墩头如镜照古今》一文,写得很好,很欣赏佩服!史料翔实,运用得当,笔力功底不凡,既有乡愁亲切感,又有很好中肯建议。世界不是没有美,而是我们的眼力不够。墩头人感谢你,彭寨人赞美你,和平人传颂你!
  我转发几个群后,昨天收到和平的13条信息要感谢你,其中有县旅游局长朱德富,另墩头和平电信曾思远,佛山做生意墩头人曾祥侣,河源日报退休干部曾祥雁等问你清明回不回和平,等等。
  和平县包括彭寨镇不少人说是几十年来介绍彭寨写得最好的文章,当然我也很为老同学骄傲和自豪,刚收到原联中校长叶亚被,河源骆华尧等的赞美。
  叶雨霏(深圳作家):没想到陈先生的古文功力也这么厉害!
  陈乃学(深圳作家):俊年先生,你落足了功夫罗!可见你对彭寨的感情之深。先生之文,己是墩头的百科全书,更隐隐提升了它的文化之魂和精神内核,读之感人至深!艺坛大师曾镜如,与政坛高官徐傅霖及文坛名家徐旭曾,被并称为"和平三雄"!我孩提时代就听过曾镜如的许多民间传说,今读大作尤感亲切震撼!
  黄希(广东省广电局公务员):陈厅这篇文章信息量知识量很大,涉及人文历史也很悠久,肯定想着想着写着写着一夜又未睡呀!一个从未听说过的“墩头村”,竟有那么多的历史文化积淀。真想去看看......
  辛苦了,送您一首歌《山谷里的思念》,放松放松啊。
  陈辉明(和平县四联中学校长):细心拜读俊年贤兄笔下的《墩头如镜照古今》,感触良多!大作再显了一千五百多年来彭寨历史脉络及人文底蕴,讴歌了纯朴勤劳追求进步的客家百姓,赞颂了彭寨乡村的文人雅士及当代才俊,既挖掘小小山村的内涵,更坚定了振兴乡村的信心!可见年哥用心做事,用情赞美家乡,情亦真意亦切!小弟应以年哥为榜样,多为家乡人民做实事做好事。
  曾平(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感谢陈俊年老师,花费大半年的心血,为我们精心整理出这篇长文美文,史料详细翔实,文笔生动老道,是我目前看到最为权威最为全面的对墩头蓝的解读,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应该作为墩头蓝的镇宝之作。作为一个彭寨人,一个曾姓人,我也曾两次专程前往墩厚围,却没有深入了解,今天陈俊年老师给我们上了深刻难忘的一课。再次感谢老师,致敬大师!
  曾花君(原和平县文联主席):己拜读!不愧是名家高手,全方位诠释了墩头村的古今。辛苦了老师!墩头人民感谢您!陈老师,我反复地拜读您的大作,百读不厌,好一幅恢宏壮阔、美丽的墩头村画卷,展现在我的眼前!
  曾玉仿(河源市作协副主席):彭寨墩头围的历史,第一次有人梳理描述得这么清楚。十分感谢陈俊年老前辈!
  王苑文(原湖南省军区某部文化干事,画家):真是人杰地灵,敦仁厚德!是客家人智慧勤劳的典型,值得挖掘抢救,传承和发展!贵乡贤们精神值得敬仰赞扬!

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5-2030 www.zhlswhw.net 【罗氏文化网】

主办:罗氏宗亲联谊会 承办:豫章文化研究院 总顾问:罗河胜 

编辑:罗元 … 电话:(0)134 3536 5888(罗元) QQ:251547599

联系地址:中国·广东省河源市旺福路三号天正花园岭南设计院 邮编:517000

粤ICP备170852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