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罗氏新闻

罗炳辉将军家族上源世系分析

时间:2020/11/4 15:30:38  作者:*  来源:罗氏文化网  查看:7452  评论:0
内容摘要:罗炳辉将军家族上源世系分析一、罗炳辉将军先祖祖籍罗炳辉,原名罗德富,字星宿,原籍云南省宜良县角奎镇阿都山偏坡寨,生于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年(公元1897年)冬月二十九日,殁于民国三十五年丙戌年(公元1946年)六月二十一日,享年四十九岁,葬山东临沂。罗炳辉是一位从农民出身的普通士兵成...

罗炳辉将军家族上源世系分析


一、罗炳辉将军先祖祖籍

罗炳辉,原名罗德富,字星宿,原籍云南省宜良县角奎镇阿都山偏坡寨,生于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年(公元1897年)冬月二十九日,殁于民国三十五年丙戌年(公元1946年)六月二十一日,享年四十九岁,葬山东临沂。罗炳辉是一位从农民出身的普通士兵成长为统率千军万马、屡建战功的杰出军事家,是共和国早早陨落的将星,是建国后中央军委认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更是我们罗氏的骄傲。如果将军不早逝,那么在一九五五年中央军委授军衔时的“十个大将”里面,我们罗氏家族至少有二位(另一人是罗瑞卿大将)。

有关罗炳辉将军家族上源世系多年以来一直未有定论,但其祖籍是湖南邵阳是确凿无疑的,有其在云南彝良的开基祖凤鳌公( 罗炳辉将军的高祖父)的墓碑为证,其碑名为“皇清待赠故显考罗公讳凤鳌老大人之灵墓”,碑文内容为:“祖籍湖南道宝庆府少( 应为“邵”字之误)阳县,移居四川省叙州府隆昌县老屋基□家□ ,记生于乾隆戊子年九月二十日午时,建生镇雄分防彝良抚夷州下西里二甲地名偏坡寨。乙巳年三月是以勒永垂不朽—孝男罗成发、孝媳黄氏”。 这墓碑是在清朝道光二十五年乙巳年(公元1845年 )其子成发公立的。由此可看出其先祖迁徙路径应该是:湖南邵阳—四川隆昌—云南彝良。根据已故的湖南永州罗先骥老先生撰写的《中华罗氏走访记》,推断罗炳辉将军先祖是湖南邵阳市隆回县。由于其先祖世系一直未有定论,竟然有好事者编造了一本《腾桥罗氏源流繁衍世次录(罗炳辉世系)》,将罗炳辉将军世系归集于贵州遵义罗氏唐朝播州侯罗荣公之后,该文一经发表,即遭到罗荣公之后裔罗克彬和罗先骥老先生的极力否定。其编造的《腾桥罗氏源流繁衍世次录(罗炳辉世系)》一文中,凤鳌公还不是罗炳辉的高祖父,而是其天祖父,硬是在凤鳌公至罗炳辉之间增加了一代人。还编造罗炳辉将军家族世代或为官、或为商,都是有名望的家族。其编造得有关凤鳌公的资料为:罗登枢,名凤鳌,字浩然,为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庚戌科会元,后任镇雄州学政。试想如果凤鳌公的名为登枢,那么他的墓碑名按惯例应该是“皇清待赠故显考罗公讳登枢老大人之灵墓”或者为“皇清待赠故显考罗公登枢讳凤鳌老大人之灵墓”,但是其实际碑名为“皇清待赠故显考罗公讳凤鳌老大人之灵墓”,世上哪有儿子给父亲立碑连名字都搞错的 ?还有如果凤鳌公曾任云南镇雄州学政之职,在当时是很大的官职 ,也是见多识广之人,那么在其子成发公为其立的墓碑上确只字未提,不合常理;凤鳌公更不会到远离镇雄上百公里,且人生地不熟的彝良阿都山偏坡寨那么偏僻陡峭的高山上来开基立业,可见编造者滑稽至极。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在网上搜一搜《腾桥罗氏源流繁衍世次录(罗炳辉世系)》和罗克彬发表的《昭通史志编造事例三则 》一文,便一目了然。

二、使用字辈

罗炳辉家族字辈:国卫天星凤成学守德代安宁。根据罗炳辉将军的次子罗新安说:当年先祖在从四川隆昌迁往云南省彝良的路途中曾被土匪抢劫,家谱遗失,现在的字辈是后来到彝良后根据回忆写的,不一定准确。

罗炳辉将军的高祖父名为罗凤鳌,曾祖父名为罗成发,祖父名字不详,父亲名字为罗守清,他的原名罗德富,他的兄弟罗德生 、罗德银、他的姐姐罗德珍,他在参加革命前在云南彝良出生的儿子名字为罗代勋、在彝良出生的孙女罗惠安(字辈后置,曾任云南省昭通行署妇联主任)。从各代取名来看,罗炳辉家族的字辈:“ 国卫天星凤成学守德代安宁”是准确无疑的。不是《腾桥罗氏源流繁衍世次录(罗炳辉世系)》一文中的“蒙守德龙登位国政有道家庆”( 蒙字辈对应凤字辈比较)。

从罗炳辉将军家族的字辈来看,确实是标准的汉族字辈,其家族本身为汉族,有很多人被《从奴隶到将军》这部电影误导,还真以为罗炳辉家族是彝族。

三、迁居四川隆昌的时间推算

罗炳辉将军的高祖父凤鳌公,生于乾隆三十三年戊子年(公元1768年),到凤鳌公高祖父国字辈是相隔四代人,平均按二十五年一代人计算,国字辈先祖生于公元1668年左右,公元1668年是清朝康熙七年。如果平均按二十年一代人计算,国字辈先祖生于公元1688年左右,公元1688年是清朝康熙二十七年。“湖广填四川”是从康熙皇帝在康熙二十五年丙寅年(公元1686年)第一次下诏开始的,国字辈先祖出生时,当时还没有开始或刚刚开始“湖广填四川 ”的运动,因此,其国字辈先祖应该是出生在邵阳祖籍地,“湖广填四川”开始后再迁居四川,其迁居时间大约在公元1690-1710年左右,此时国字辈先祖年龄大约为20-40岁,正是年富力强、精力旺盛之时,才能够风餐露宿、长途跋涉来到四川隆昌。在隆昌生活了四代人,凤鳌公在道光初年,大约公元1820年后再迁居云南彝良角奎镇阿都山偏坡寨开基,家族在此繁衍。

四、字辈比较

由于没有详细的家谱资料,目前也没有寻找到四川隆昌有“ 国卫天星凤成学守德代安宁”这个字辈的罗氏宗亲,只能从现有的字辈来比较。

在我收集的一百多支系邵阳罗氏的字辈中,唯一只有我邵阳罗氏友进祖仲青公房的字辈与其有相同之处。我友进祖原籍江西( 庐陵府)吉安泰和县,在明朝洪武二年举家携四子仲祥、仲先、仲奇、仲青迁居楚南宝庆府邵阳县长阳铺开基,仲祥、仲先居永成二都,仲奇、仲青在洪武十一年到邵阳西路隆回七都开基,仲奇公居隆回七都四甲漆头岭(现在的隆回县岩口镇新坪)、仲青公居隆回七都十甲塘头(现在的隆回县岩口镇塘头村)。

我族仲青公房字辈:

仲邦必思永,远宗祖廷应,才国正万方,奉承定广仁。家谱记载的字辈图片如下:

罗炳辉将军家族上源世系分析 

 

最近收集到居住在四川筠连县团林乡华新村罗氏才祖、才宝公世系的资料。迁居始祖才祖和兄弟才宝公,原籍湖广宝庆府邵阳西路隆回七都熊么湾生长人氏,生殁不详。因明朝末年张献忠入川 ,涂炭生灵,人烟荒芜,在清朝康熙年间才祖公和才宝公兄弟二人奉旨离楚入川,先迁居四川省隆昌县,之后又迁居贵州毕节正子坎官家岭岩头上甜竹林、最后定居四川高县定边乡一甲,即现在的筠连县团林乡华新村么岩脚,后裔现在分居在筠连县大雪山镇、镇州镇、民主乡、联合乡、自由乡等地,后裔极为繁盛。才祖公配氏不详,生一子国平,国平公配氏不详,生一子正採,正採配孔氏,生一子天祥。才宝公配刘氏,生一子国泰,国泰配管氏,生三子正湖 、正涟、正洙。其使用字辈:

国正天方凤,成元光宗耀。远德富兴隆,启绍定朝纲。

才祖、才宝公房的字辈也与罗炳辉家族字辈有相似之处,将字辈比较如下:

1、罗炳辉家族字辈:□国卫天星凤成学守德代安宁

2、才宝才祖房字辈:才国正天方凤成元光宗耀远德

3、仲青公房的字辈:才国正万方奉承定广仁道德开

上述字辈里面如果把“凤成”两个字换成仲青公房的字辈“ 奉承”(这种情况在外迁的宗亲中比较多,字辈的读音相同但写法不同)进行比较就更明显了。

1、罗炳辉家族字辈:□国卫天星,奉承学守德。

2、才宝才祖房字辈:才国正天方,奉承元光宗。

3、仲青公房的字辈:才国正万方,奉承定广仁。

从上述比较结果来看,才宝、才祖房字辈与仲青公房的字辈前七个字有六个完全相同,而且相同字辈的顺序也完全相同。才宝才祖是仲青公后裔无疑。再看罗炳辉家族字辈与才宝才祖房字辈的国字辈到承字辈六个字有四个字完全相同,而且相同字辈的顺序也完全相同,并且都是从邵阳隆回迁居四川隆昌,罗炳辉家族与才宝才祖公应该是一个世系,否则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巧合。才宝、才祖公在四川隆昌居住的时间很短,从该房从奉字辈人员分支来看,其奉字辈均生活在四川筠连县团林乡华新村,其中有一人名为凤熬,但其子孙均在筠连县,没有人员外迁,说明罗炳辉家族不是才宝、才祖房公之后裔。

从时间上来看,罗炳辉将军的高祖父凤鳌公,生于乾隆三十三年戊子年(公元1768年),我族仲青公房后裔奉字辈也大多生于乾隆和嘉庆年间,时间上也吻合。另外罗炳辉家族字辈里的“卫” 字极有可能是“正”字的抄录之误。

五、初步结论

从上述的比较情况来看,罗炳辉将军极有可能是邵阳罗氏友进祖第四子仲青公房后裔。

六、后记

本人查阅了我族家谱,仲青公房有明确记载迁居四川隆昌的只有一房人:正首、正荣、正祥、正禄兄弟四人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迁居四川省隆昌县西乡六里李家屋基。另外有仲奇公房国映公在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举家携带七子:正孝、正弟、正忠、正信、正礼、正义、正廉迁居四川省隆昌县西路里烧酒房代家山。但是家谱里面仲青公房国字辈和正字辈迁居出去而没有记载迁居地名的有上百房人,由于不知道罗炳辉将军国字辈及前后先祖的名字,无法在家谱上核对。但是在隆昌县的响石镇官主村、坝上村、天成村、宫主村、巫山村、龙市镇林丰村、双龙村、宝峰村、古湖街道文庙坝社区、黄家镇张狮村九组等地有我族很多宗亲。只有找到罗炳辉家族在隆昌的同宗及家谱,才能确认。


本人罗德富,是邵阳罗氏友进祖第二十二代孙,有幸与罗炳辉将军原名同名,仅以此文来抛砖引玉,欢迎有兴趣的宗亲和朋友一起探讨,我的QQ626022628


罗炳辉将军家族上源世系分析


罗炳辉将军家族上源世系分析

新安宗亲在大会结束后赶赴邵阳,代表将军后裔认祖归宗,祭拜始祖友进公。

罗炳辉将军家族上源世系分析


编者注:新安宗长平易近人,和谒可亲。早几年我们在福建相聚好几天,共同考察他父亲罗炳辉将军当年在三明市里田的旧居和曾经浴血奋战的山岗林地。其间我们也深入探讨过他的先祖世系,基本理清了先祖的上源线索,迁徙的来龙去脉。记得当时新安宗长很高兴地说:我现在是正罗了,一根经正传。不再是之前传说的野罗了。今天看到本文,作者系统地对将军的上源进行系统论证,让大家更加有可研究和考证的可信资料和认知度。


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5-2030 www.zhlswhw.net 【罗氏文化网】

主办:罗氏宗亲联谊会 承办:豫章文化研究院 总顾问:罗河胜 

编辑:罗元 … 电话:(0)134 3536 5888(罗元) QQ:251547599

联系地址:中国·广东省河源市旺福路三号天正花园岭南设计院 邮编:517000

粤ICP备170852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