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罗氏新闻

罗香洞红色记忆

时间:2021/6/9 11:38:44  作者:*  来源:罗氏文化网  查看:3887  评论:0
内容摘要:罗香洞红色记忆 罗香洞(联丰村旧称,因革命年代的党支部、工合造纸社均以罗香洞冠名,故定名《罗香洞红色记忆》)地处热水东北部,村中有一条源于科碧尖(科碧秀峰)的小河,自东北向西南流过,汇入浰江,从洞口到洞尾约8千米。村民沿小河两岸建房聚族而居。旧时,是上热水群众到县城的必由之路,现...
罗香洞红色记忆

  罗香洞(联丰村旧称,因革命年代的党支部、工合造纸社均以罗香洞冠名,故定名《罗香洞红色记忆》)地处热水东北部,村中有一条源于科碧尖(科碧秀峰)的小河,自东北向西南流过,汇入浰江,从洞口到洞尾约8千米。村民沿小河两岸建房聚族而居。旧时,是上热水群众到县城的必由之路,现在当地有一山梁,仍被叫做“出县埂”,断断续续的石阶古道,仿佛诉说着当年的繁华。罗香洞民风淳朴,百姓勤劳勇敢,崇文尚德,解放前就有学生考取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名牌大学。独特的地理位置,勤劳淳朴的民风,使得罗香洞在热水整个革命斗争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宛若一把利剑,直插国民党和平县统治中心——县城。

罗香洞红色记忆

罗香洞鸟瞰图(联丰村提供)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广州中山大学读书的罗宝萱,回到了家乡——热水乡罗香洞。不久,参加罗响等组织的抗日宣传队,参与筹建热水乡农会。1938年夏,在罗响、张觉青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和平县第一个支部的成员。
  和平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后,按照工作分工,罗宝萱主要负责罗香洞的党建和农运工作。罗宝萱回到老家,紧密团结村中进步青年,经常召集村中的罗盛鉴、罗石通、罗化育、王李桂等青年到自家屋中聚会,向他们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一起讨论时势,探讨国计民生,宣扬“耕者有其田”的思想。在罗宝萱的努力下,罗香洞先后有罗盛鉴、罗石通、罗化育、王李桂、罗东桓、罗业仟、罗慈云、谢启水、王如联、王白桂、王桥昌、王伯钦加入了党组织。1940年11月,成立中共罗香洞党支部,书记罗盛鉴。全村90多户全部加入农会,有抗日自卫大队队员11人,游击队队员12人。群众的思想觉悟空前高涨,1941年,随着形势的发展,学生人数的增多,在中兴罗家祠创办的东华高级小学已无法容纳更多的学生。时任热水乡乡长的罗宝萱,动员全乡力量,在中兴柳树坝新建一所完全小学。建校所需要的木材几乎全部由罗香洞群众捐献,他们不仅捐献木材,还义务将木材运到建校工地。罗香洞的群众到山上砍下一棵棵的杉木,除了枝,剥了皮,翻下山,沿着罗香洞小河,一条条拉入浰江,然后沿江而下,搬上柳树坝,盖起新校舍。

罗香洞红色记忆

东华小学柳树坝校址


  不久,罗宝萱经党组织同意赴粤北坪石中山大学复学,离开了家乡,但他在家乡勤奋的工作,积极的引领,为罗香洞的农民运动及群众无私的支持革命的行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罗香洞丰富的竹木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得到了中国“工合”和平事务所的青睐。1939年11月15日,罗香洞工合造纸社在罗香洞坝底成立,有社员13人,罗石通为理事主席,罗盛鉴为监事主席,罗李广为会计,在社内设立党小组。

罗香洞红色记忆

依稀可见的造纸社遗址


  在党的领导下,罗香洞造纸社积极发展生产,不断改进造纸技术,提高生产效能,发展经济,共赴国难。社员们不仅工作积极,而且思想觉悟特别高。大家起早贪黑地干活,除领基本工资以养家糊口外,造纸社的利润几乎都捐给党组织作活动经费。罗香洞造纸社在鼎盛时期,有纸厂8间,纸槽12条,有工人80多人,每天可生产600—900斤的东庄纸或玉扣纸。

罗香洞红色记忆

罗香洞造纸社记账单


  1941年冬,根据中共热水区委的统一安排,罗香洞造纸社并入低湖造纸社。低湖社支部书记罗石通,支委罗化育、罗盛鉴均是罗香洞人。机构并了,但纸厂没有并,工人还在这里造纸。成品纸源源不断的从罗香洞运到县城,换成现金,交给党组织。
  1945年11月1日,东江纵队第三支队挺进九连山开辟游击根据地。工合造纸社的工作重心也转到支持部队上,工人们更加努力工作,以生产更多的纸,为东纵部队换取更多的物资。

  按照中共热水区委的统一安排,罗香洞造纸社生产的纸由工人肩挑到和平纸行(现和平县印刷厂旁),由和平工合事务所统一卖出,换取现金,然后马上买回粮食,再由挑纸的工人将粮食挑回罗香洞,统一存放在罗盛鉴家,然后再由部队的战士运送到各连队。为此,罗盛鉴家自然成为东纵三支队的粮站。挑纸的工人不仅为部队运送粮食,还担负起传递情报的任务,为此还经常遭受国民党兵的无端盘查,甚至殴打。


罗香洞红色记忆

东纵三支队粮站


  1945年12 月21 日,国民党军全力围剿驻扎在九连山腹地的东纵三支队,经过十日十夜的折腾,没找到东纵部队,竟然将九连村中10 多间的工合造纸社全部烧毁。低湖社又只好迁回罗香洞,展开生产自救。罗香洞的造纸社一直坚持生产,直至解放后。在计划经济时代,以生产队为单位,仍然坚持造纸生产。后来相当一部分技术工人进入九连造纸厂,成为国营企业的中坚力量。
  1946年6月,东纵三支队北撤后,热水的革命力量骤然缩小。国民党顽固派悍然掀起反共高潮,在地方反动势力的配合下,大肆搞株连政策,到处抓捕地下党和游击队负责人。1947年2月,中共九连工委成立,领导九连山区恢复武装斗争,6月,热水成立常备队(飞马队),队长王水泉。其时,王水泉有一个妹妹嫁到罗香洞,这样,王水泉就经常到罗香洞隐蔽。白天,王水泉经常带队外出执行锄奸任务,有时在热水,有时在青州,甚至深入更远的大湖、浰源。晚上回到罗香洞附近的山寮过夜。此时,就经常到党员罗东桓家分析形势,讨论下一步工作。
  1948年4月6日,国民党军保五团营长官照晒率一个营300多人,配备迫击炮4门、重机枪4挺,纠合曹宪中县警大队200余人,浰源、三民、合水、大成、大同等乡联防队500余人,共1000多人,从上下合栋、下径、罗香洞、马坑径五路进攻热水。中共连和工委动员飞马队和全乡后备队,分别在各路埋伏好,天亮时战斗打响,从早上打到中午,敌人死伤10多人。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至下午飞马队和后备队主动撤出战斗,进九连山腹地。这次敌人对热水扫荡,一改以往折腾几天就撤的做法,而是采取“驻剿”的战术,在上、中、下热水设置据点,先恢复国民党乡、保政权,疯狂实行“三光”政策,烧、杀、抢无所不为。其中罗香洞罗姓祠堂、蓝房头屋、白屋、上新屋、邹屋许多民房被烧毁。整个罗香洞一片火海,到处浓烟滚滚,罗香洞老百姓全部躲到洞尾上高埌山窝隐蔽,大家眼睁睁地看着家园被烧,时称为“走白狗”。据说,当时有一个排的国民党兵是专门来烧罗宝萱家的房子的,刚好那个排长姓罗。有一个士兵抱着一捆茅草去罗宝萱家,那排长对那士兵说,可以了,从这里烧过去就行的,我们撤吧。就这样,罗宝萱家的房子保存了下来。2020年,罗宝萱故居由和平县人民政府认定为革命旧址。
罗香洞红色记忆
罗宝萱故居





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5-2030 www.zhlswhw.net 【罗氏文化网】

主办:罗氏宗亲联谊会 承办:豫章文化研究院 总顾问:罗河胜 

编辑:罗元 … 电话:(0)134 3536 5888(罗元) QQ:251547599

联系地址:中国·广东省河源市旺福路三号天正花园岭南设计院 邮编:517000

粤ICP备170852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