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罗氏文摘

将敌人的子弹带进坟墓

时间:2022/3/14 9:47:38  作者:罗快捷  来源:网络转载  查看:364  评论:0
内容摘要:将敌人的子弹带进坟墓 1987年农历5月21日,在热水中兴下楼村,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老人离世了,说他平凡,是因为他跟普普通通的农村老人一样,享尽天年,安祥离去;说他伟大,是因为他离去的时候,将一颗敌人射向他的子弹一起带进了坟墓。他就是和平县早期共产党员、热水抗日自卫大队队员罗儒端。...
将敌人的子弹带进坟墓

  1987年农历5月21日,在热水中兴下楼村,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老人离世了,说他平凡,是因为他跟普普通通的农村老人一样,享尽天年,安祥离去;说他伟大,是因为他离去的时候,将一颗敌人射向他的子弹一起带进了坟墓。他就是和平县早期共产党员、热水抗日自卫大队队员罗儒端。

将敌人的子弹带进坟墓

罗儒端像

  罗儒端生于1909年,是热水镇中兴罗村永康围人,早年受族人罗响、罗镜清等人的影响,积极参加农会,自觉拿起武器同剥削阶级进行斗争。1934年,东华小学在热水罗村成立,罗响任校长、张觉青为教导主任,罗儒端在学校做工友,负责住校师生的伙食。东华小学白天为小学生上课,晚上是农民夜校,教周边百姓断文识字,提高思想认识。罗儒端夜晚就成为农民夜校的一员,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思想积极上进,于1939年春由罗镜清介绍,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将敌人的子弹带进坟墓

永康围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沿海地区基本被日寇占领,大中城市遭日寇狂轰滥炸,工业几乎遭受破坏。在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和埃德加·斯诺(美籍)等倡导下,国内爱国人士宋庆龄、胡愈之等响应支持下组织创办了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简称“工合”。

  热水乡地处九连山腹地,不仅有丰富的毛竹资源,而且还有传统的土法造纸工艺,为“工合”在热水成立造纸社提供了基本条件。1939年冬,中国“工合”东南区办事处派张石仁到和平发展“工合”基层社。不久,热水在横坑、罗香洞、辣菜坑、野猪窝、低湖、同福坪、黄板山等地建成造纸社。

  为了提高造纸技术和“工合”组织的管理水平,和平“工合”先后派员参加了东南“工合”在瑞金、赣州、南雄、长汀等地举办的“工合”训练班。罗儒端以及罗石通、叶如光、王学球参加了在福建长汀举办培训班。培训时间一个月,学习内容有:时事讲话、“工合”章程、会计常识、“工合”经营论、珠算、作文等。学习结束举行测验,并发给结业证书,还举办了作文比赛、演讲比赛、足球比赛等活动,还举行文娱晚会、演出活话剧、唱抗日歌曲、表演魔术等文娱节目。

将敌人的子弹带进坟墓

罗儒端住居的房子

  罗儒端从培训班回来后,成为和平“工合”事务所的管理人员,负责财务工作。由于“工合”基层社的蓬勃发展,业务繁多,而且又经常在生产利润上偷偷挪出部分作为我党的活动经费,无疑增加了财务工作的难度。有一次在利润核算中出现100元钱的误差,急得罗儒端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按当时党的纪律,贪污是要被执行枪决的。情急之下,罗儒端放下算盘到和平河洗了一个冷水澡,重新拿出长汀学习的资料,认真回忆老师上课的内容,然后,从头再来,通过彻夜的努力,终于搞清楚了所有项目明细。天亮了,打开房门,看见门口的“工合”负责人,还在等他的报表。这件事给罗儒端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后来,他的儿子出生了,为儿子取名明镜,希望儿子不会糊涂,心如明镜。

  1945年,共屋(同一自然村)的罗镜清从紫金回到热水,恢复党的自卫武装工作,任热水抗日自卫大队副大队长。罗儒端便加入到热水抗日自卫大队,任罗镜清的警卫。同年11月,东江纵队第三支队奉命挺进九连山开辟游击根据地,在我党的领导下,和平“工合”各基层社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支持东三支创建游击根据地上来,特别是热水“工合”造纸社,更是全身心投入到支持东三支上来。此时,党组织安排罗镜清负责东三支的情报工作。为了及时准确掌握敌人情报,罗儒端跟随罗镜清行走于九连山各地,一日浰源、一日青州、一日县城,甚至要到更远的大湖、忠信。有一天,他们两人从大湖返回热水,途经青州到热水交界时,突然遭遇国民党巡逻兵。罗镜清拽上罗儒端赶紧往山上跑。这时敌人也发现了他们,拼命地追了上来,还呼啦啦地大叫:“站住,不然开枪啦!”他们两人直往山顶奔去,快要到山顶时,敌人开枪了。子弹呼呼的在身后响起,快到山顶时,罗儒端伸出双手往罗镜清身上一推,罗镜清顺着那面山势滚了下去,而此时,敌人的一颗子弹击中了罗儒端的右小腿,或许由于距离太远,子弹没有伤及骨头,也没有贯穿出来,弹头留在了腿中。罗儒端忍着伤痛,也顺着罗镜清滚下山的路痕滚了下去,与罗镜清汇合了。罗镜清发现罗儒端受伤了,赶紧用绷带帮他止住血,在一块岩石下藏了起来,等到天黑,才将他背回家中。由于当时缺乏手术条件,没有及时将弹头取出来,就这样,敌人的子弹就永远留在了罗儒端的腿中,直到带进坟墓。

  1945年12月21 日,国民党152师在副师长郑荫桐的率领下,大举进剿九连山的东纵三支队。东三支在地方党组织和热水人民的有力支持下,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粉碎了敌人的进剿。郑荫桐的部队在九连山折腾了十天十夜,连东三支部队的影子都没见着,便恼羞成怒,将遍布在九连山的“工合”造纸社放火焚毁。和平“工合”自此进入低潮时期,很多基层社彻底被毁,一些基层社合并或迁到更远的地方开展生产自救。

  1946年6月,东江纵队北撤山东,罗镜清随东三支北撤了。罗儒端则留在家乡,到低湖造纸社继续开展“工合”工作。

  1947年春,九连地区恢复武装斗争,热水成立“常备队(飞马队)”和后备大队。罗儒端成为后备大队队员,日常还是在低湖造纸社工作,需要时统一参加武装斗争。是年,7月4日,后备大队就参加了合栋阻击战,粉碎了国民党县长杜湛津对热水游击区的围剿。

  1949年5月24日,罗儒端在黄志猷、罗南星的率领下,与80多名热水武装民兵进入和平县城,接管县政府。之后,罗儒端认为自己文化水平低,不适宜在县政府工作,就主动要求,回到低湖造纸社。

  1957年冬,在低湖、横坑、罗香洞、同福坪等几个造纸社的基础上,在热水街成立九连造纸厂。罗儒端进入九连造纸厂工作。罗儒端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人,见证了九连造纸厂的发展壮大,造福一方。上世纪70年代,九连造纸厂引进大型设备,革新造纸技术,将造纸的原材料由原来单一的竹麻(当年生嫩竹)扩展到芒头茎、稻草等,不仅提高了生产量,也为热水百姓扩大了经济收入来源,提高了生活水平。

将敌人的子弹带进坟墓

作者采访罗儒端的儿子—罗明镜

  当年,在认定离休人员资格时,大家都觉得罗儒端肯定符合离休条件的,于是有人叫罗儒端去申报。他却说,我能活下来,看到解放,看到人民当家做主,还有不错的工资领,已经很幸福,很满足了,就不再麻烦政府了。就这样,罗儒端放弃了申报离休待遇,到60周岁时,成为九连造纸厂一名普通退休工人,回到老家颐养天年。



原创 罗快捷 红色热水 2022-03-12 21:17

相关评论

CopyRight © 2015-2030 www.zhlswhw.net 【罗氏文化网】

主办:罗氏宗亲联谊会 承办:豫章文化研究院 总顾问:罗河胜 

编辑:罗元 … 电话:(0)134 3536 5888(罗元) QQ:251547599

联系地址:中国·广东省河源市旺福路三号天正花园岭南设计院 邮编:517000

粤ICP备170852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