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步庵先生驾鹤西归 萧汉砚田秃笔三干管;风雨兼程八一年,
沉痛悼念罗步庵先生
罗伟雄
尊敬的各位领导,艺术家,亲朋戚友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怀着非常沉痛的心情悼念我们尊敬的罗步庵老师逝世,并向老师的家人表示诚挚的慰问。
寿岳低回,妙句佳联谁作主?
湘江悲泣,亲情友谊众伤心。惊悉罗步庵老师逝世,我第一时间作了这副联,也代表了我和大家一样悲痛的心情。罗步庵老师在南岳衡山的文化事业上书写了他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逝世是湖湘文化及南岳衡山文化艺术界的一个重大损失,省市书画界,诗联界朋友,江西、怀化、醴陵等地朋友也纷纷前来吊唁,寄托哀思。
罗步庵老师得胡泽民,胡国民兄弟支持设书法工作室于南岳三星楼,在此创作出很多精品力作,接待海内外诗联书画艺术家,对宣传南岳文化,交流和传播文化艺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也给后来者做出了榜样。
罗步庵先生是我怀素书画院名誉院长,我与先生亦师亦友,交往密切,有很多诗词唱和楹联佳对,在书法和楹联方面我也得到他很多教导,先生性情幽默而诙谐,与之交谈让人笑口常开,其书法篆隶楷行草诸体兼备,特别是隶书,在湖湘书法大赛中获银奖,早年即在湖南很有名气,南岳衡山衡东凡有重大的文化工程如万寿大鼎,大庙碑廊,寺庙景观对联等,都有他的功劳或联墨,往事如烟,只能回忆一二。
罗步庵先生有一个观点很有前瞻性,对我们来说具有指导意义,他认为,作为一个南岳衡山的艺术家,应该首先写南岳衡山这个大题材,你的诗联书画或文章才有生命力,才有流传的可能。受其影响我写了一百多首有关南岳衡山的诗词对联,大庙写了块碑,万寿鼎也写了个寿字。
我与先生合作撰写《怀素塔考》一文,从怀素溯湘江而上遇雨被阻,在新塘上岸修茅庵,授徒传法到圆寂塔葬,翻阅了老《衡山县志》等资料进行考证,文章在2017年永州《怀素草书论坛》上得到评委任平教授点评:“县志是据实记载,加上考证,可以成说。”
徐志毅县长非常尊重罗步庵老师,曾就衡东烈士陵园和洣江广场前牌坊征联之事,在简庄文化艺术馆征求先生意见。
2012年3月5日,罗步庵胡新清师徒成礼仪试在恒瑞大酒店举行,从此开创衡东尊师重教,传承书法艺术的新风,以及后来谭庆国等相继拜师学习。
疫情初不便相访,我和先生在恒瑞酒店河边一坐三小时,谈吴代《谷朗碑》说此碑太好了,然后我们相约以《谷朗碑》集联各120副作为80岁生日之礼,在网上展出,名曰“一担书罗步庵罗伟雄《谷朗碑》集字书法展。”
我与先生对联十余副,2021年6月23日应我弟罗亚雄之邀赴永顺猛洞河泡温泉,泡完后我先出来,看到温泉流入河里出一下联:“泉温猛洞河,”先生见观音寺前古柏而对上联:“柏老观音寺。”
有一次从新塘同车过怀素塔,我即兴出上联:“晓霞旧案思怀素”,先生对:“云雾新茶识破门”,因为先生脑子里装有南岳云雾茶,所以脱口而出。
还记得在甘溪吴满红家玩我出上联:“树下玩牌三缺一”,先生对曰:“溪边步月独成双”。
2020年2月25日因疫情在家久未见面,步庵先生写了首诗《久宅抒怀示君》寄我:“宅家痴坐莫成堆,万户新愁扫不开。排遣抒怀唯电视,何时带笑见君来。”我回敬一首:“宅家写字纸成堆,卖不了钱心也开。放下案头千万事,释疑解惑见君来。”字里行间表达了我们的深厚友情。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罗步庵老师,缅怀他为湖湘文化所作的杰出贡献,让我们学习先生的优秀品德和精湛的文化艺术,将其继承发扬光大,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以告慰先生在天之灵。
敬爱的罗步庵老师安息吧!
敬挽罗步庵先生 罗伟雄一代联家乘鹤去,满堂吊客痛心来。
沉痛悼念恩师罗步庵执卷寻师空有愿,亲聆教诲更无期。弟子胡新清拜挽
挽步庵先生 郑贤来相识十年,睽违五载,正欲访阳春二月,忽闻鹤驾归西,满山桃李含悲泪;书崇两晋,诗学三唐,隶意融谷朗千行,岂料天公不佑,一夜乡邦留典型。
步庵走了,生前曾多次跟我提及,他要活120岁,真是 壮志未酬身先殁呀。步庵在南岳算是一位功力深厚的书法家,为人以善,处事尚严。甚值尊敬!深致惋悼沙乞子
宋自凡敬挽罗步庵先生
步武成仙,步云驾鹤归仙位;
庵罗得道,庵蔼庙高仰道山。
肖建中敬挽罗步庵先生
才情处在风云上;
笔墨长留朝野间。
蒋万怡敬挽罗步庵先生
步履忆同行,论道登高处,堪称益友;
庵堂思会聚,吟联悼故人,送别先生。
曹中庆敬挽罗步庵先生
步下登仙,书香墨韵留千古;
庵中列佛,芳德雅风漫九宵。
彭一超敬挽罗步庵先生
寿岳含悲,诗书供养殒遵矩;
半僧为证,问学交游失良师。
廖悌君敬挽罗步庵先生
步止衡山,艺嵌碑廊,寿鼎延留千古梦;
庵遗大德,音萦岳庙,波罗度诵万通经。
唐天喜敬挽罗步庵先生
步履升仙,艺德流芳,梵音衡岳痛;
庵庐出岫,经纶举佛,联墨楚城风。
陈秋红敬挽罗步庵先生
前姻呼世伯,以得先生墨宝为荣幸,藏拙守真光陋室;
去岁聚衡庐,怎堪遍野夭桃成祭花,承悲载痛悼仙翁。
熊汉星敬挽罗步庵先生
步月成仙,带走凡尘烦恼事;
庵风化雨,送来寿岳佛光心。
刘方玉敬挽罗步庵先生
步云登月,腾龙跃虎仙翁去;
庵野秀明,驾鹤游西智慧存。
陈金辉敬挽罗步庵先生
步耄春秋,赋韵题联扬岳麓;
庵楼昼夜,挥毫泼墨润衡州。
刘水生敬挽罗步庵先生
半僧半俗,入世人间开一眼;
全受全归,天台佛界悟三观。
胡启华敬挽挽罗步庵先生
半僧半俗,儒雅一笑一谈归天,音容犹在;
亦书亦联,奎章古风古貌留世,意气可师。
唐树荣敬挽罗步庵先生
纸墨伴终生,衡岳书坛折椽笔;
身心皈极乐,宇穹阆苑亮文星;
李静敬挽罗步庵先生
清音不灭,真性长存,一味禅茶归净土;
桎木生香,灵芝含露,千秋笔墨壮名山。
黄运昌敬挽罗步庵先生
半师半友,听昔日教言犹在耳;
度己度人,忆当年恩泽倍伤心。
凌健生敬挽罗步庵先生
步入蓬莱仙境,带走凡尘烦恼事;
庵归天界西游,遗留翰墨天地间。
谭岳飞敬挽罗步庵先生
步履祥云登极乐;庵藏福地别红尘。
邹清岳敬挽罗步庵先生
一眼时开,观世上无常之事;
半僧不俗,著衡山有史之文。
成谷云敬挽罗步庵先生
步隐红尘,春夏秋冬池畔客;
庵藏玄策,风花雪月世间书。
唐伟伟敬挽罗步庵先生
学览艰勤,度世求生九磨难;
爱离别苦,拈花微笑四禅天。
董端阳敬挽罗步庵先生
仙归二月,衡岳四维留艺范;
寿逾八旬,书坛九域仰清光。
肖永沛敬挽罗步庵先生
泼墨炳文尊古雅;循经论典笑风生。
周勇敬挽罗步庵先生
虽号半僧,然铁画银钩尽呈佛性;
祗开一眼,亦柔情侠骨多见仁心。
文柏林敬挽罗步庵先生
步入仙乡,乘风驾鹤蓬莱作客;
庵藏翰墨,联句平章世上留名。
潘宗潮敬挽罗步庵先生
步庵成佛,了却人间几多事;
彼岸重光,纵观上界梵摩天。
汪礼华敬挽罗步庵先生
半僧入道,佛国情缘终见佛;
一眼凌空,尘凡事了总归尘。
孙幼明敬挽罗步庵先生
忆广济同行,大德高风沾泪目。
与南山永在,诗才书艺证禅心。
容启东敬挽罗步庵先生
罗步庵先生千古
诗联立世光南岳
德艺于身示后昆
【南岳罗步庵老师简介】
罗步庵(1942~),字半僧,号遵矩,湖南衡东人。艺术上师承已故著名艺术大师钱君匋先生,于汉隶、魏碑、唐楷上用功甚深,兼擅大小篆、章草诸体。其作品拙朴美善,有静穆之气,有金石味、禅味。今南岳大庙中轴线上的古戏台上悬挂的隶书对联“凡事莫当前,看戏不如听戏乐;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及御碑亭横梁上刻的一百个形态各异古篆体“寿”字,即出自其手笔,素为行家、游人赞叹。是湖南省德高望重的书法家、楹联家、老居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岳祭茶大典的传承人。
其书法、楹联,多见于全国风景名胜区,如:罗荣桓元帅故居牌坊、合肥包公祠、湖北莲花山、常德诗墙及南岳衡山各景观、景点、寺、观、市场、商场等。南岳大庙古戏台上悬挂罗步庵老师的隶书对联——
凡事莫当前,看戏不如听戏乐;
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孙过庭用极简洁的话语指出了书道研习的演化过程,即从开始的平正,走向险绝,最终又归于平正。“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深刻指出书法艺术需要艺术家用一辈子去钻研,乃至直到晚年书法艺术方能走向成熟的“老”境;换言之,中国书法艺术具有“大器晚成”的特征。这个“老”不单指年龄,更是一个独特的美学概念,指攀登美学上的高峰,达到老辣、老到、老而弥坚的境界。“人书俱老”是书法艺术的至高境地。
罗步庵老师今年80岁了,身体仍健,每日仍笔耕不已,既能写擘窠大字,亦能写绳头小楷;其书法艺术造诣无疑正处于“人书俱老”、“炉火纯青”境界。
罗步庵老师身为修学佛法很多年的老居士(他的师父为广东韶关云门祖庭的佛源大和尚,已圆寂),他一向随缘,视名利为过眼烟云,而从来不会刻意攀缘去营造大名声。他曾谦虚地给自己定位,说他只是一个为百姓服务、受百姓欢迎的“写字人”,不敢轻易称“书法家”。若论他的“全国知名度”,确实不够高(而在南岳本地则“很高”,属于泰斗级人物),润格也偏低;但若不论名头只论书法功底、综合实力,罗步庵老师实为名符其实的“大家”(罗步庵老师还是湖南省著名的楹联家,很多书法作品的内容是他自己创作的诗词、对联)。放眼全国,实难寻几个大名头的“全国名家”能够写出像罗步庵老师创作的《心经》、《普门品》书法作品那样工整、功力深厚的楷书。有比较才有鉴别,罗步庵老师的书法堪称耐看、有韵味的“美书”,而绝无人说其作品为狂怪欺世、以丑为美的“丑书”。
没有任何唬人大名头、“人书俱老”的罗步庵老师的作品是金子,而当今那些靠包装宣传炒作出来的牛逼哄哄的“大师”炮制的纯粹忽悠人的东东,恐怕过不了多久,垃圾的本来面目就会原形毕露了。
罗步庵老师为南岳著名道观——黄庭观山门题书匾额——黄庭圣境
罗步庵老师书《心经》
罗步庵老师创作的《普门品》书法长卷
罗步庵老师为著名剧作家刘和平先生书苏轼《留侯论》巨幅作品: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和平老友嘱书苏之《留侯论》张京都堂壁
丁酉明日大暑寿岳罗步庵年方七十六于三星楼书
注:
刘和平,1953年出生,祖籍湖南邵东,历史学者,国家一级编剧,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专家学术委员会主任。2015年6月12日,刘和平凭借《北平无战事》荣获第21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编剧奖。2015年12月,刘和平获优秀编剧奖。刘和平长期从事历史学研究,舞台剧和电视剧创作,曾任湖南省衡阳市艺术研究所所长等职,代表作品有电视剧《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北平无战事》等。刘和平凭舞台历史剧《甲申祭》获“曹禺戏剧文学奖”和文化部“文华奖”;电视剧《雍正王朝》囊括当年“飞天奖”与“金鹰奖”的最佳编剧奖;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被众多业内外人士称为“中国电视剧历史剧高峰之作 ”。
《留侯论》巨幅作品局部1
《留侯论》巨幅作品局部2
罗步庵老师趣书斗方 ——放下·下放
“放下”乃佛家语,“下放”乃毛主席教育干部及学生专用词。一个是指心,一个是指身。颠倒梦想要远离,方无有恐怖,此《心经》语也。未知两圣人,意同意异耳。
某日,胡寅贤契突兀提出此四字,别有饶趣。吾细揣摩再三,确具哲理,颇为玩味。恰有斗方一纸,故试纸以乐。
乙未(2015年)中元 步庵于三星楼年方七十四
2017年元旦书小中堂万年红——福
寿岳赐福有缘人
步庵(68cm×46cm)
行胜于言
己亥大雪前日 南岳步庵七八书
鼠年行大运
步庵七八书
罗步庵老师禅扇作品欣赏罗
步庵老师精心创作的《心经》书法作品,在南岳大庙道教书画院被标价五千元出售,识货行家认为这样的定价其实低估价值了;但,即便是这样低估价值的定价,恐怕亦非一般工薪阶层所能轻易接受。
2016年冬开始,罗步庵老师冒着冬寒、春寒陆续创作了一批内容有劝化人心作用的“禅扇”,一开始是选择禅文化题材,后来扩展至儒、佛、道三教,不再局限于禅宗了,但仍总称“禅扇”。
罗步庵老师二十年前刚退休坐镇南岳著名茶楼——三星楼提供的工作室时,三星楼给订的润格:题书扇面五百元一把。现今创作之“禅扇”,仍以广结善缘为主。书法界有“一扇抵四尺”之说,意谓在有折痕的成扇上创作难度较大,尺幅虽小,价值等同于在四尺宣纸上创作的作品。
一扇在手,清风除来,风雅自至。
兹将罗步庵老师创作的部分 “禅扇”罗列于下,供有缘人分享。
(宣纸折扇尺寸:9寸扇子为长30厘米,展开度52厘米;10寸扇子为长33厘米,展开度60厘米。)
作品1
禅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唐·永嘉大师《证道歌》
丙申南岳步庵书
(9寸)
作品2
南岳大庙古戏台联——
凡事莫当前,看戏不如听戏乐;
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
(10寸)
作品3
南岳半山亭对联——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
会心不远,欲登绝顶莫辞劳。
(9寸)
作品4唐·王维《鹿柴》诗——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0寸)
作品5
《孙子兵法》句——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10寸)
作品6
南岳大庙古戏台联——
凡事莫当前,看戏不如听戏乐;
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
作品7
寿岳乔松图
款识:
寿岳乔松挺数株,
是谁挂个大葫芦?
不知内里藏何物,
妙法智囊可有无?
画毕即兴口占并书之
丁酉蒲节 步庵七十六
作品8
葫芦贡椒图
款识:
绿草一盆映石头,
清甜福禄众祈求。
谁添贡椒调君味?
酸辣好诗供旅游。
丁酉小署前日 步庵写意并诗
作品9
樱桃贡椒图
款识:
客里樱桃故里椒,
人间爱好别奇招。
酸甜麻辣情生味,
喜看三樟赶大潮。
丁酉小暑前三日 步庵于南岳三星楼 年方七十有六于三星楼书
罗步庵,字半僧,号遵矩,湖南衡东县人,生于壬午岁三月初二日午时。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南省佛教协会居士学修委员会副主任、南岳佛教协会居士学修委员会主任,是湖南省德高望重的书法家、楹联家、老居士,是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岳祭茶大典唯一传承者。
惟壬寅岁二月十三日未时,南岳罗公步庵先生寿终正寝,享年八十一岁。噩耗传来,衡岳文友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笔撰写挽联,以表达深切哀悼之情。
CopyRight © 2015-2030 www.zhlswhw.net 【罗氏文化网】
主办:罗氏宗亲联谊会 承办:豫章文化研究院 总顾问:罗河胜
编辑:罗元 … 电话:(0)134 3536 5888(罗元) QQ:251547599
联系地址:中国·广东省河源市旺福路三号天正花园岭南设计院 邮编:517000
粤ICP备170852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