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节,利用节假日开展一次范围较大的乡村自驾游活动,目的地是黔东南州剑河县境内的岑广和柳富两个传统村落。“修荫积德何须到岑广!”,这是小时候常常听到老人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说明岑广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值得去逛一逛!柳富,在经济困难年代,是我的家乡平秋村有手工艺的木匠们常去讨生活的地方;听说平秋村一支龙姓家族,就是从剑河县的柳富村迁徙过来的,由于柳富村是苗族聚居区域,其先祖移居到平秋村后他们所居住的地方被称为“角苗”,属于对历史的好奇心,也值得去探个究竟......
4月6日清晨,吃过早餐后我们按照计划方案进行,参加此次乡村自驾游活动的人员有我、罗康洲、龙立东和罗国旗,三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共四人,好像吴公笔下的师徒四人“西游记”。我们从平秋村出发,一路谈笑风声,非常惬意,不知不觉到达锦屏县彦洞乡。康洲是个律师,经常在锦屏、剑河和天柱三县境内拓展法律方面的业务,因此,他对这一带的地理位置和风土人情颇为熟悉,有他做向导当然轻车熟路。从彦洞乡开始分路,我们驾车沿路走救民村,途经中梅、银堆、盘岑到达剑河县洞庭村,这时我们感觉有些疲倦,于是把车停下来小憩,稍做修整后又继续沿公路前行。车子一路颠簸,窗外细雨连绵,向导不停地介绍沿途风景,虽然天空不作美,但是,丝毫不影响我们愉悦的心情!不一会儿我们的车子来到了剑河县磻溪乡,为了早些到达目的地,我们没在磻溪乡停留,而是继续沿大道飚车抵达岑广村。岑广村位于磻溪乡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总面积6.4平方公里,东邻洞脚村,南与小广毗邻,西与南寨乡隔江相望。寨子不算大,但是地势平坦,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112户400余人,纯侗族村寨,平均海拔900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500mm,森林覆盖率达80%。磻溪至革东公路穿村而过,公路的右边有一座小桥,桥边有两棵大古树,其中一株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公路的左边有一座小庙叫“南岳庙”。据当地人介绍此庙的菩萨很灵验,有求必应,周边村寨的人们纷纷前来烧香求佑,施善积德。我想,这大概就是传说中人们向往的修荫积德之“圣地”吧!一条潺潺小溪从寨子中间穿流而过,寨子中央是一片农田,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栖;整个寨子环境幽美、静谧,民风淳朴,对于喧嚣的城市来说,这里无疑是世外桃源。
天色渐晚,为了不影响行程,我们匆匆离开岑广村,驱车赶往下一个旅游目的地柳富。从岑广村出发沿着一条蜿蜒崎岖公路行使,直到坡谷便是神奇的柳富苗寨。柳富村距剑河县南寨乡人民政府24公里,坐落在清水江流域上游山麓上,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188户700余人,全村为苗族。解放前及生活困难年代,平秋村有手工艺的木匠们经常到这里从事“副业”(现在称打工)。在这些地方打工换粮食然后背到平秋,那时候没修公路,只能走羊肠小道,步行至少需要两天才到家。现在“县县有高速,村村通公路!”,我们生长于太平盛世,赶上了好时代!我们倡导清明节重走先人路,就是要深刻体验先人的酸涩与苦楚,同时,讴歌时代,忆苦思甜。据了解,平秋村的一支龙姓家族,从柳富迁徙迄今已逾九代人(大约清朝初年)。我们到寨子中参观了新建的休闲长廊和戏台,然后,走访了几户当地村民,大概了解一些风俗民情和历史,便匆匆赶路返程。
走出柳富苗寨,车子在崇山峻岭公路上盘旋,从展留、九龙、小广坳、大广、盘乐、平岑,记不清途经几个自然村,最后来到锦屏县的高坝、皮所村,途经圭叶度假村才到达平秋。当我们抵达平秋村的时候,已经是万家灯火,雨雾中只见折射出的灯光仿佛繁星点点。娇儿在车上已经睡着了,但是,康洲的三弟还在家里准备好酒菜等我们回来吃饭。此次行程近两百公里,行程路径如横写的阿拉伯数字“8”字;领略了沿途旖旎风光,飨受了淳朴的民俗风情,挖掘了徙居历史文化,圆了多年梦寐以求的梦想。
——余多先生乙巳年暮春于锦屏平秋